第二日賈蕓列好采買單子,到王熙鳳處拿到領票和對牌。然后到賬房,領了批銀對牌。又翻身走到銀庫,從林之孝那里領到銀票,足有兩千兩。
隨后賈蕓和陸崢商量采買的事宜,兩人花費一千兩將一應花草植株買齊,余下的一千兩,賈蕓得了三百兩。
他原本想著買一處宅子,不過他相中的那處宅子需要八百兩,只好作罷。
陸璟得知此事后,直接讓陸崢買下那處宅子,送給賈蕓。
賈蕓收到宅子后,心中自是感恩戴德不盡,同時對陸璟越發欽佩,這次事情若沒有陸璟指點,也不會如此順利,他心中暗暗發誓要好好報答陸家,盡心為陸璟辦事。
賈府自修建別院后,各行工匠仆役齊聚賈府,金銀銅錫,土木磚瓦,日日搬運,移送不歇。
原本寧榮二宅有一條小巷相隔,賈家令工匠拆除寧府會芳園的墻垣樓閣,將寧府直接連通到榮府東大院中,又將榮府東邊所有下人居住的群房盡數拆去,使寧榮兩府內部徹底聯通起來。
賈政不擅俗務,便讓賈赦,賈珍,賈璉,賴大,來升,林之孝,吳新登,詹光,程日興等幾人全權負責。凡是堆山鑿池,起樓豎閣,種竹栽花,一應點景等事,都交給山子野籌劃。
賈赦雖說總理此事,不過只是在家高臥,有芥豆之事,便交給賈珍等人處理,其中賈蓉負責打造金銀器皿,賈薔擇日動身,前去往姑蘇聘請教習,采買女孩,置辦樂器行頭等事。
賈珍和賴大等人每日點人丁,開冊籍,監工等諸事,時近年底,寧榮二府熱鬧非常。
百節年為首,裊裊近除夕,舊歲鐘聲遠,新年萬象新。
從年尾臘月二十三的祭灶日開始,到正月十五上元節,都稱為過年。
陸家雖然落戶京城不久,但依然分外忙碌,陸璟一面寫信安排守在姑蘇的管家陸東,讓其準備好年禮,送于江南那邊的世交故友,一面在京中采買貴重禮品,送于林如海及京中的世交。
為了鍛煉妹妹的管家能力,陸璟將府中采買年貨,準備年夜飯,打賞仆從,添置新衣,裝扮宅院等事,都交給陸芷瑜打理。
林如海有意鍛煉黛玉,便將林家一應人情往來的禮單,交給黛玉,讓她參照往年慣例,先行擬定,若是禮單合適,便依照她的禮單準備年禮。
林黛玉第一次親身實踐,處理的極為謹慎,綜合考慮后,她將給林氏宗族和其父京中同僚故舊的年禮,在往年的慣例上加了三成。
陸家雖說和林家比鄰而居,往來密切,但黛玉亦花費一番心思,送的都是極合陸璟和陸芷瑜的心意的禮物。
但當她將擬定的賈家禮單,拿給林如海時,卻被林如海駁回。
林如海將黛玉的禮單刪減后,只留下:古玉壽星一尊,翡翠佛珠一串,絲綢八匹,錦緞八匹,金銀裸子若干,繡花荷包若干,文房四寶四份。
林黛玉看到最終禮單后,心中有些不解,今年的禮比著往年薄的太多,于是問道:“父親遠著外祖家,可是因母親和二舅母的事?”
林如海素知黛玉聰慧,若是不告訴她真相,恐怕會惹的她胡思亂想,便解釋道:“你母親和二舅母的事還需另說,為父遠著你外祖家,實則另有原因!”
林黛玉聞言,心中更加疑惑。
林如海隨即將寧府秦可卿之事,榮府貴妃省親之事,以及這些事情背后的牽扯,挑出能對黛玉說的,簡單的告訴黛玉。
林黛玉本就極為聰慧,只是從來未關注過朝中的事情,如今聽其父說起這些事,雖然各中詳情,語焉不詳,但她敏銳的察覺到外祖家,牽扯到這些事中,恐怕不會有好下場。
她有些擔憂的問道:“父親為何不提醒外祖母?”
“提醒也無用,賈家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