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元春等人起身出發,并讓寶玉在前導引,諸人步行至園門前,只見燈光火樹之中,諸般羅列非常。
進入園子后,見有“有鳳來儀”,”紅香綠玉”,“杏簾在望”等語,賈元春先是大加獎贊,隨后趁機勸道:“以后切不可太奢,此皆過分之極。”
進入正殿后,賈元春降諭免禮歸座,大開筵宴。
賈母、王夫人等在下座相陪,尤氏、李紈、鳳姐親自捧羹把盞。
賈元春命人傳筆墨紙硯伺候,挑選了最喜歡的幾處賜名,隨后又寫了一首絕句:“銜山抱水建來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應錫大觀名。”
寫完后,命寶釵、黛玉、湘云、三春六人依照園內匾額,一人題做一詩,獨寶玉作四首。
迎春、探春、惜春三人自忖詩才難以和薛、林、史三人相爭,只是勉強隨眾做了一首。
林黛玉無心表現,只是胡亂作首五律應景。
薛寶釵既不想喧賓奪主,又想讓元妃另眼相看,便作了首歸省應制詩。
芳園筑向帝城西,華日祥云籠罩奇。
高柳喜遷鶯出谷,修篁時待鳳來儀。
文風已著宸游夕,孝化應隆歸省時。
睿藻仙才盈彩筆,自慚何敢再為辭。
史湘云一心想在今夜大展其才,壓倒眾人,以期獲得元妃的認可,因此使勁渾身解數,作了一首七律。
薛寶釵寫好后,看到寶玉在那急的抓耳撓腮,便趁人不注意,悄悄走到寶玉身旁。
賈寶玉剛完成‘瀟湘館’和‘蘅蕪苑’兩首,正卡在‘怡紅院’一首,見寶釵過來,急的拭汗道:“我這會兒總想不起什么‘紅綠’典故來。”
薛寶釵悄聲提醒道:“唐錢珝《未展芭蕉》中:‘冷燭無煙綠蠟干,芳心猶卷怯春寒。’你何不借用?”
賈寶玉聽后思路頓開,忙寫上:“綠蠟春猶卷,紅妝夜未眠。”
寫完后笑道:“該死,該死!我竟未想起來,從此后我只叫你師父,再不叫姐姐了。”
“誰是你姐姐,那上頭穿黃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認我這姐姐來了。”薛寶釵悄悄笑道,說完后,怕耽誤寶玉的時間,遂抽身走開。
史湘云一直關注著寶釵和寶玉,見兩人交頭接耳,說說笑笑,忙走到寶玉的案旁,瞥了眼離去的寶釵,心中略感不快,悄聲問道:“可都有了?”
賈寶玉急道:“才有了三首,只差‘杏簾在望’一首了。”
史湘云笑道:“既如此,你先去抄錄前三首吧,我替你作出這首。”
賈寶玉聞言大喜,忙不迭的道謝。
未幾,史湘云吟成一律,寫在紙條上,搓成團子,擲在寶玉跟前。
賈寶玉打開一看,頓時喜出望外,只覺得此首高過自己所作的數倍,忙恭楷呈上。
賈元春一直留意著寶玉那邊的情況,將寶釵、湘云和寶玉的小動作看的一清二楚,對寶釵的善解人意大為贊賞,對湘云替寶玉作詩的行為則暗暗搖頭。
待眾人詩作全部完成后,賈元春一一看去,對寶釵、黛玉、湘云三人的詩作后,大加贊賞,評出薛寶釵、史湘云、林黛玉三人為最佳,又夸贊寶玉幾句。
薛寶釵和史湘云得了元春的夸贊,自是心滿意足,心中又添了幾分希望。
林黛玉雖得了元春的贊賞,心中并無太多欣喜,尤其是看著喜氣洋洋的賈府眾人,談天說笑,心中感到極度孤獨,想要逃離這個地方。
賈元春隨后命探春另以彩箋,謄錄出方才的十數首詩,命太監傳與外廂。
賈政等人看后,俱是稱頌不已,賈政又進《歸省頌》。
賈元春又命以瓊酥金膾等物,賜與寶玉并賈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