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這幾日又展現出不凡的才情,不少人心中皆怦然心動,心生愛慕。
王素秀看到下方仰視自己的眾人,心中頓生一股豪邁之氣,開口道:“聽聞如今天下良商皆聚于京城,小女子不才,以題試之,竟無人能勝者,難道諸多男兒尚不及釵裙女子。”
“由此推及皇商評選,若內務府準許女子參加,恐諸位皆會敗于釵裙之手,顏面丟失盡矣。”
“若三日后,仍無人能擊敗小女子,恐怕即便是此次評選得中魁首者,亦難以服眾,成為笑柄。”
“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今家父無法參選,多天比試又無能勝小女子者,小女子有意替父參試,若內務府準我替父參加,我愿與諸君一試比高低!”
王素秀說完又掃視下方一眼,便轉身離去。
王友祥心中暗自嘆氣,女兒此話一出,恐怕以后的婚事就更加艱難了,嘆息幾聲亦隨之離開。
下方眾人聞其言,頓時如滾水澆到沸油里炸開了鍋,有的感到羞愧,諸多男兒竟不如一個女子,有的感到不服氣,覺得若是互相出題,誰勝誰負,尚未可知,有的則想著此女若為男兒,必將成就一番事業。
繼續閱讀!
不管如何眾人心中都冒出一個想法,那就是擊敗王素秀,不能讓她所說的話成為現實,否則大家都會成為笑柄。
隨著眾人離散,王素秀的話亦隨之傳開,加上陸璟鼓動輿論,將王素秀和花木蘭做對比,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今有王素秀欲要替父參選。
且諸多男兒都敗于王素秀之手,兩人皆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子典范,于是民間紛紛贊揚王素秀,期待朝廷準許女子參加皇商評選。
身在榮府的薛寶釵聽說此事后,瞬間便猜出是陸璟在背后操控,原本她還在疑惑為何陸璟使人傳信,讓她好好準備,到時候代表薛家出戰,此刻全明白了,心中亦有些動容,暗自猜測是不是陸璟為了自己,而特意布的這個局,心思頓時復雜起來。
林黛玉一直關注此事,將計劃進展的如此順利,心中的擔憂稍減,聽到眾人對王素秀的夸贊,更是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成就感,王素秀所出的那些題,很多都是出于自己之手。
其后兩天,來客棧挑戰者更多,甚至有些書生也偽裝成商人,偷偷參與進去,但最后依然落荒而逃。
王素秀名聲更廣,不再局限于市井和商人,不少讀書人和官場中人亦聽說了此事,引以為奇。
京中女子雖然對王素秀招婿,拋頭露面的行為褒貶不一,但對其擊敗眾多男子之事,皆心中仰慕,這兩天便有不少慕名前來觀戰者。
七月十八日,招婿的最后一日,參與者更多,其中不乏想要借此成名者,只是經過一天的折騰,盡皆敗下陣來。
就在眾人灰頭土臉準備離去時,一個太監的聲音響起:“皇后娘娘有旨,王氏女接旨!”
眾人聞言一驚,忙讓出路,騰出地方,只見一個領頭太監,帶著四個小太監慢悠悠的進入客棧。
領頭太監絲毫沒有顧及眾人,來到王氏父女身前,開口道:“王素秀接旨!”
王素秀愣了片刻,沒想到會驚動皇后娘娘,忙跪下道:“民女接旨!”
領頭太監也未計較其失禮之處,宣旨道:“哀家聽聞連日來諸多男兒皆敗于你之手,你可為女子楷模,若是你能在皇商評選的初試中,名列前十,哀家將會親自接見,予以表彰。”
王素秀聽到皇后娘娘的夸贊,雖然只是寥寥幾句話,但心中依然激動的難以自持,忙深吸幾口氣,結結巴巴道:“民女謝皇后娘娘。”
幾個太監宣完皇后的諭旨后,也未理會眾人的神情,便離開了尚東客棧,一路疾行回宮復命,恰好皇上也在,于是向皇上、皇后稟報了今天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