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能賺五十文的交易,結果卻賠了一千九百五十文,所以算下來應是賠了一兩銀子,外加進貨的時間成本和交易的時間成本。”
“因此這道題的答案,就看誰能點出這些,當然若是答出一千九百五十文也不算錯,只是得分會低些。”
“你這么說也有道理!”太上皇點頭道,“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方能通透。”隨即問起第二題。
陸璟繼續解釋道:“這道題也有伏線,就看他們有沒有注意到時間問題,答案可以是得利十兩,也可以是賠了二十兩,具體要看答題者如何分析題中商人的行為,以及人參的市場價值變動。”
“若是能指出短期內市場價值有變動,則答案是得利十兩。”
“第一次交易:五十兩買進,六十兩賣出,得利十兩。第二次交易:六十兩賣出,七十兩買進,賠了十兩。第三次交易:七十兩買進,八十兩賣出,得利十兩。三次相加,最終得利十兩。”
“若是認為短期內市場穩定,而商人心性不佳,頻繁操作,則答案是賠了二十兩。”
“這只參最后的價值是八十兩,若是等到第四天再賣,一次性完成交易,可以從五十兩直接賣到八十兩,獲利三十兩,但最終只獲利十兩,算是賠了二十兩。”
太上皇搖頭失笑道:“朕還以為是賺了二十兩,看來有不少人會栽到這道題上。”
陸璟聞言點了點頭,心中期待有人能答出賠了二十兩這個答案。
紅樓翰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