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參加完筆試的商人紛紛回到住處,和家人討論試題及答案。及至第二天,試題流出,參與討論的人越來越多。
有些書商看到商機,便將試題印刷出來,公開叫賣,除了商人外,很多百姓和讀書人也被試題吸引,紛紛購買。
其后幾天爭論越來越多,大多數人都相信自己解出的答案是對的,別人的是錯的,因此常常爭論不休,有時甚至大打出手。
京中的賭局見此情況,便選擇了眾人爭論極廣的幾道試題,開設賭盤。
柳湘蓮自負其才,根據自己解出的答案,也到賭坊押了幾手。
前幾日王友祥公開招婿時,他便去嘗試過,只是敗下陣來,自那以后,就開始關注起皇商筆試,尤其是王素秀的動靜。
出了賭坊,柳湘蓮應約來到錦香院。
馮紫英做東邀請了薛蟠、柳湘蓮、賈寶玉三人參宴,想要化解薛蟠和柳湘蓮的恩怨,同時請賈寶玉來做見證。
四人聚齊后,柳湘蓮說出了當日勸阻薛蟠的本意。
薛蟠得知柳湘蓮是擔心自己若是打死了人,會吃官司,才出言相勸的,心中頓時極為羞愧,忙端起酒杯,認錯道:“都是我錯怪了柳兄弟,這頓打挨得不虧,我先自罰三杯,給柳兄弟賠罪!”說著一口氣連干三杯。
柳湘蓮原本不喜薛蟠的為人,但此刻見薛蟠毫不遮掩的認錯,且態度誠懇,心中對薛蟠的看法有了些許改變,也舉杯道:“我也有錯,不該出手那么重!”
薛蟠忙擺手道:“沒事,沒事,都是我誤會了你的好意,又說了那些混賬話,挨你一頓打也活該!”
馮紫英見兩人恩怨消除,便笑道:“呵呵,說開了就好了,親兄弟還有磕磕絆絆的時候呢,何況你們當時還不認識!”
“說起來我早就想介紹你們相識了,只是沒想到你們倆個,反倒是不打不相識了!”
“是極,是極!”薛蟠忙笑著附和道,說著就要拉柳湘蓮拜把子。
柳湘蓮本不怎么愿意,但見薛蟠此番行為毫不作偽,說的又極真誠,加上馮紫英和賈寶玉在一旁攛掇附和,便同意下來。
薛蟠見柳湘蓮答應,極為興奮,又是讓人準備香燭臺案,請關二爺神像;又是遣人去買活雞,準備刀具。
賈寶玉忙攔住薛蟠道:“薛大哥別瞎忙活,那些都是戲文里的,做不得真!”
“《易經》有云: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依我看,倒不如省去那些繁文縟節,你們兩個交換一下譜帖,真心實意的磕幾個頭,就比什么規矩都來的實在!”
“寶兄弟所言甚是!”柳湘蓮贊同道,并不想將此事搞得那么麻煩。
薛蟠聽后,只得依言和柳湘蓮交換了金蘭譜,又在馮紫英、賈寶玉、云兒幾人的見證下,和柳湘蓮焚香、磕頭、結拜為兄弟。
隨后四人便開懷暢飲,聊起近況。
及至酒宴結束,賈寶玉稍留了一會兒,和柳湘蓮單獨說話,問他這幾日可到秦鐘的墳上去了。
柳湘蓮點頭道:“前幾日我們幾個去放鷹,離他墳上約有二里,我想今年夏天的雨水勤,恐怕他的墳站不住。就背著眾人,走去瞧了一瞧,果然又動了一點兒,回家后我就弄了幾百錢,雇了兩個人給收拾好了。”
賈寶玉恍然道:“難怪呢,前個我寫了篇祭文,叫茗煙到他墳上去燒了,回來我問他,可被雨沖壞了沒有?茗煙說非但沒沖,且比上回又新了些,我就想應該是你們幾個新筑了。”
“我只恨我天天圈在家里,一點兒主都做不了,稍微行動就有人知道,不是這個攔,就是那個勸的,能說不能行,雖然有錢,又不由我使,實在無法去給他修墳。”
柳湘蓮忙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