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皇莊,陸璟和內務府的眾人,艱苦奮戰(zhàn)十來天,終于在七月底將試卷批改完畢。
隨后根據得分,從高到低選出五千人,核對無誤后,便和黃永忠一起,將結果面呈元雍帝。
元雍帝只看了前十的名單,發(fā)現(xiàn)前十名竟然有兩名女子,頓時感到一陣驚奇。
王素秀名列其中,尚屬正常,畢竟皇后都出面表彰了,若是王素秀表現(xiàn)平平,豈不是丟了皇后的臉面。
但其中竟有一個叫薛寶釵的女子,比王素秀還高一個名次。
于是問道:“這兩個女子的排名可能服眾?”
陸璟答道:“回圣上,具體的評分標準和前一百名的試卷,都會張貼出來,到時候成績優(yōu)劣自會一目了然,她們兩人的成績確實在前十之列,若是有人不服或有異議,內務府亦允許他們申訴查卷!”
排名出來后,他就想過這個問題,最終還是決定將薛寶釵和王素秀排入前十。
將王素秀排入前十,以及透題給她,一是因為皇后出面了,需要顧及皇后的面子;二是給之前鬧的沸沸揚揚的招婿事件,畫一個圓滿的句號,維持王素秀的人設。
將薛寶釵排入前十,則是為了讓她避開第二輪評選,因為第二輪評選是面試,一個女子拋頭露面總是不好,且不一定能答好。
元雍帝聞言點了點頭,問道:“這個薛寶釵是何來歷?”
“金陵薛家!”陸璟淡定回道,反正皇上也知道忠順王讓自己的做的事。
元雍帝心中了然,便不再追問此事,而是繼續(xù)問道:“原來的皇商淘汰了幾家?”
“兩家,一是京城的桂花夏家,二是長蘆的鹽商楊家!”陸璟回道。
夏金桂成績實在太差了,基本上屬于倒數之列,事實上不只是她,參加考試的五百多名女子,基本上沒幾個出彩的,加上薛寶釵和王素秀,只有三人入圍,另外一個還是為了讓前十名之外能有一個女子,特意加上的,實際上她的排名在六千多名。
長蘆楊家雖然比夏家好一點,但也排在一萬名開外,且長蘆楊家得罪過元雍帝,自然無需特殊照顧。
元雍帝點點頭,并沒有提出意義,甚至腦海中,還想起了不好的回憶,五年前,自己派人去接管長蘆鹽政,結果差點鬧出大亂子,其中背后就有楊家的影子,只是楊家身后站的是鎮(zhèn)國公牛家,現(xiàn)在還不是對付他們的時候。
隨后元雍帝又問了閱卷的過程,及一些細節(jié)問題,一番湊對后,元雍帝很是滿意,于是批復按此名單張貼。
八月一日,內務府于外城張貼出第一輪筆試通過的名單,并公布了評分標準,將前一百名的答卷也貼了出來。
同時貼出告示,若是對成績有異議者,可在三天內進行申訴查卷,并公示出申訴的具體流程,第一步要先交五百兩銀子,然后向內務府提交申請,三天后內務府會統(tǒng)一安排。
看榜的隊伍比著會試放榜的隊伍更加龐大,一是參與的人多,足有兩萬多人,二是很多百姓和讀書人也來湊熱鬧,來看看爭論已久的正確答案,到底是什么。
幸好內務府是在外城城墻處張貼,榜單夠長,空間又極大,才沒引發(fā)什么踩踏事故,但依然人潮如涌,掎裳連袂,比肩接踵,爭相查看。
當眾人看到第八名薛寶釵,第九名王素秀都是女子時,瞬間不淡定了,有的提出質疑,有的心中好奇,紛紛涌到兩人的試卷前,要看看兩人的答卷有何奇特之處,能擊敗眾人男子。
尤其是名不見經傳的薛寶釵,竟然比名滿京城的王素秀還厲害。
當看到兩人的答案時,尤其是前幾題的回答后,眾人紛紛嘖嘖稱奇,不管心里如何嫉妒羨慕,但認可了兩人的排名。
同時薛寶釵和王素秀兩人的名字,亦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