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荏苒,不覺到了月末,這一日賈蓉、薛蟠、賈薔、賈蕓幾人來到城外的木溪寺,正巧遇見三乘轎內走出三個美人,幾人一哄擁擠,上前爭看。
只見前面的小姐如同月里嫦娥下降,好似西子重生,后面跟著的兩個丫鬟,同是一般嬌嬈。
薛蟠心癢難耐連夏金桂也拋之腦后,忙問賈蓉這是誰家的小姐。
賈蓉故作不知,并慫恿薛蟠等這三女進完香后,他們一路尾隨便可知是誰家的姑娘。
于是四人并小廝等在寺廟門口,半個時辰后見轎子重新啟行,幾人忙跟在后邊,一路跟到西城外的一處宅院,見轎子中的人并未露面,而是直接從后門進入,徹底消失不見。
薛蟠見此便有些著急,埋怨三人不該攔著他,早知道如此,就該中途直接攔住轎子詢問了事。
幾人正在爭論時,忽見從后門走出一個老婆子,薛蟠忙上前喝問道:“那婆子,這里是誰家的院子?”
那老婆婆瞅了眼薛蟠,并未答話,仍自顧往前走。
賈蕓見此忙賠禮道:“婆婆勿怪,我這兄弟有些醉了,言語不當,冒犯了婆婆,還望婆婆寬恕則個!”
老婆婆聽到此話,方止住了腳步,問道:“幾人公子來此何事?”
賈蕓忙道:“請問婆婆這里可是張家府上?”
老婆婆搖頭道:“不是。”
賈蕓又道:“可是李老爺家么?”
婆子又搖頭道:“不是。”
薛蟠見賈蕓不住的兜圈子,頓時急了,忙問道:“到底是誰家的?”
賈蓉、賈薔忙按住薛蟠,軟語賠禮一番,那婆子才道:“這座花園乃潘府的,這潘老爺在日時潘家也是本地望族,潘老爺身有舉人功名,家中有數百畝良田,城里也有十幾家鋪子,只是如今只有夫人、姑娘兩人守著家業,并無別個。”
薛蟠聽了心中暗喜,正待繼續詢問,賈蓉示意他莫要過多開口,一切交由賈蕓來出面。
賈蕓打了個千,繼續問道:“潘家姑娘可與過人家了?”
婆子搖頭道:“姑娘今年雙十年華,并未受聘。”
賈蕓疑惑道:“年交雙十歲,也不小了,為何未有聘娶?”
婆子嘆氣道:“說起這位姑娘,婚姻卻難,前幾年有上門求娶的,可都是沖著潘家的家財而來,夫人自然不允,加上又疼愛姑娘,要選才貌出眾的,又要門戶相當的,方才允許。”
“因夫人選婿嚴格,那些求娶不得的人,便放出謠言詆毀姑娘的名聲,說姑娘容貌丑陋,才用萬貫家產作陪,姑娘一個女兒家也不可能拋頭露面的去自證清白,一來二去就因這些流言給耽擱了。”
薛蟠聽到此處惱怒道:“實在可恨,小姐明明貌美如花,就連丫鬟也…”
話未說完便被賈蕓打斷,賈蕓忙道:“婆婆見諒,方才我們幾人自廟里不甚瞅見姑娘容貌,非是有心唐突,回城路上不想又撞見姑娘的轎子,竊以為是天緣使然,這才冒然過來打聽一二。”
婆子嘆道:“既然是因緣巧合,也怪罪不到幾位公子,只因前幾日夫人身體有恙,姑娘許下廟里香愿,今日正逢上好日期,姑娘便親身進廟還愿酬謝,老身看幾位都是知書達禮的人,還請幾位相關莫要張揚此事。”
“和該如此!”薛蟠、賈蓉幾人忙點頭答應下來,只是薛蟠心癢難耐,恨不得能再見幾女一面。
賈蕓深知薛蟠脾性,雖不通文墨,卻偏偏喜愛知書達禮的女子,便繼續問道:“不知潘家姑娘可知文墨?”
婆子笑道:“公子問的倒是湊巧,這十里八鄉哪個不知她是閨中才子!常與閨中姐妹吟詩作賦,連舉人公子還要讓她一籌呢。”
薛蟠聽到此處更是歡喜,心中幻想著若是娶這樣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