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行不多時便至州府衙門,陸璟讓姚義去喊冤狀告。
萬子清聽見喊冤聲便將姚義母子帶到公堂,陸璟、陳績自稱是人證也跟在他們身后,郭勇、齊旭、安素嬋幾人則帶著小玉磬在衙門外看著姚仁。
姚義母子來至公堂,遂雙手呈上狀紙。
萬子清見來了四人,掃視一遍,在陸璟身上停留了一眼,不過見他身著襤褸不堪的儒服,就知是一窮書生,便不再留意,隨即展開狀紙觀看,見上面寫道:
具狀孀婦高氏,年六十四,住邳州姚家莊,告長子姚仁逆倫殺母,絕義害弟。懇恩拘懲,以儆刁惡事:民婦生子二人,長子姚仁,次子姚義,異居各炊,不料姚仁逆惡不倫,其妻劉氏悍惡助虐。
姚義出外貿易,姚仁途中劫殺,姚仁、劉氏合謀誘賣弟媳楊氏,陷害下獄。民婦聞信,來州告姚仁之逆。姚仁趕至中途,持刀殺母,幸為路人所救。現同次子姚義來衙,叩乞太爺恩準傳究,以救母子蟻命,實為德便,上叩。
萬子清看后見竟然牽扯到昨日所審之案,心中惱怒姚仁給自己找麻煩,但此時也不能推翻前案,只得怒道:“大膽,前案本官早已審清,是那楊氏與柳青通奸,誣告姚仁,訛詐錢財,你們此番又來誣告,我看你們分明是合謀要奪姚仁的家產。”
陸璟上前一步問道:“前案判得有些不明,學生正想請教。”
萬子清怒道:“你是何人,家居哪里?姓甚名誰?可有功名,本官斷案豈容你置喙。”
陸璟沉聲道:“學生祖居姑蘇,姓高名公斷,乃姑蘇生員,如今在外游學,因缺少盤纏,難歸故里,此前路過姚家莊,救下高氏,如今隨堂作證。”
萬子清聽陸璟說只是秀才,心中便有些不悅,勉強開口問道:“你有何事請教?”
陸璟質問道:“大人只聽姚仁一面偽詞,怎知楊氏、王婆、柳青三人合謀訛詐?不嚴究姚仁,反拷打楊氏三人,屈打成招,定下收監下獄之罪。大人既食朝廷俸祿,理當秉公判斷曲直,方不愧民之父母官。”
萬子清聽后頓時滿面生嗔帶怒,喝道:“你這狂生,仗著空讀幾年詩書,不知國家法度,竟敢藐視公堂,質問本官。本官為官多年豈不知盡忠報國,為國憐民,本官在任以來,凡民情必著意詳究,不敢委屈百姓,向來秉公判斷,哪有冤枉黎民之案件?”
陸璟冷笑道:“既然大人素日斷案如神,愛民如赤子,受國皇恩,不貪民財,又為何因那五百銀子就偏袒姚仁,將楊氏屈打成招?”
萬子清聽后不由得羞惱成怒,無名火起,把驚堂木一拍,喝道:“好一個狂生,竟敢口出狂言,污蔑本官,明明是楊氏私逃,與柳青通奸,刁詞呈控,事已招承,現有她的口供在案,你如何說她冤枉?”
“你今日擾亂公堂,情理難容,本州豈能輕恕,來人,給我拉下去,責打四十手簡!”
眾衙役忙齊聲應答就要動手,陸璟喝道:“本官乃欽命巡查御史,奉旨糾察江南百官,我看誰敢動手。”
陳績忙將陸璟護在身后,掏出竹筒向堂外射去,頓時一聲響箭升空。
眾衙役聞聽,一時愣在那里不敢動手。
萬子清看著陸璟,面色陰晴不定,神情幾經變幻,抓著刑簽的手,懸在半空,想要下令又不敢下令。
邳州通判等人心中則不斷祈禱萬子清快動手,贛榆縣之事眾人早就聽說,蔣潤農那蠢貨就因挑釁欽差被其收拾掉。
陸璟看著萬子清不住冷笑,正要開口,便見郭勇闖了進來,稟道:“啟稟大人,統領大人已到,正在衙外等候。”
萬子清見此,忙起身來到堂下,躬身一揖,跪下叩頭道:“求大人開恩,饒恕卑職。”
陸璟正要說話,便見張荻舟帶著眾人已經進入州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