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有可能會看到影評網上那些評價,然后打電話過來幸災樂禍……
她覺得她要瘋!
一部電影進入院線,首先是根據電影出品公司與院線合作,以及各方面實力,來進行一開始的排片。然后,再根據這部電影第一天,或者前兩天的表現,來調整排片量。
如果一部電影一開始排片少,但上映之后,入場率高,票賣得多,空座少。那么院線方面,秉承著多賺錢的商業原理,就會及時增加該電影的排片。
反過來也是一樣的道理。
因著這一行業規則,一部電影,上映后前三天的票房數據就極為關鍵。甚至可以說,這一數據,將會直接決定這部電影的命運。
《盛世哀歌》這部電影總投資一個多億,后來因為一些緣故,加上宣傳費用,差不多浮動到了兩億。
而一部電影的票房分成,其實涉及到很多塊。說的簡單一點就是,電影制作方要分,電影發行方要分,院線要分,電影院要分,國家稅收要分。
再通俗一點,按百分比來計算就是,電影院+院線通常會拿走凈票房(凈票房是指交完稅后的部分)的57,其中電影院50,院線7。
制作方+發行方只有凈票房的43,其中制作方33,發行方 10。
這也就意味著,《盛世哀歌》這部總投資高達兩個億的古裝電影,凈票房必須要高達6億,才能夠保本。
6億不是一個小數字,盡管元旦假期屬于電影上映的好日子,但要想達到這個數字,各大電影院的排片數量,這一方面的作用著實不可小覷。
還別忘了,6億只是能夠保本,只是一個,超過6億之后的票房,才是真正賺錢的部分。
所以,作為女主角,蘇靜靜看的是評價。
作為電影公司,海角影視看的是票房,以便能夠及時調整戰略,想點點子,保證排片。
也因為這個緣故,在如今網絡高度發達的大環境下,于電影上映初期,控制有關評論打分,有的時候便顯得極為重要。畢竟,很多潛在觀眾,確實會因為不好的分數,不好的評價,而放棄去看這部電影。
蘇靜靜這個傻丫頭,進入這行三年了,卻至今仍然不知道這些東西。
從某種角度來說,她也真是個幸福的丫頭。
……
《石頭也瘋狂》劇組這邊,中午吃過飯,詫異于蘇靜靜居然沒有打電話過來炫耀,陳浩便拿出手機,看了一下影評網上的情況。
幾分鐘后,他笑了,笑得賊開心。
那么,如此絕佳的打擊蘇靜靜的機會,他又怎么可能錯過呢?
電話撥通。
“喂,靜靜,中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