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眾人選了一處地方,將兩個被打死的仆人好生埋葬之后,一行人再度踏上旅途。
靠近京畿之后,這一路再無任何意外,因此行進速度便更快了。在經過汴梁、商都之后,一行人總算有驚無險地抵達京城洛都。
洛都,在這個朝代又成了“神州之都”“天下之中”,也是世界之都。一條洛水穿城而過,城內街路縱橫相交、坊市林立,據說居住著多大百萬人口。
一行人從東門入城之后,王家小姐要去的是都中的一個親戚家里。
因為常晴需要將王家小姐護送到住處才算完成差事,因此便與明蓁她們暫時分開了。
幾人相約之后在洵山會館見面。
這會館相當于洵山派的一個居停聚會之處。如同其他地區的商會一般,供來京某事或歷練的門人住宿之用。
常晴默默地跟隨王家人來到洛河之北的一處大宅院前,便到達了目的地。
王嘉意與自己的親戚們見面,自不必說。
到了那里后,她的這趟跑腿差事便算是完結了。
這一趟差事,由于多做了許多事情,因此王家多為常晴增加了許多工錢。
結算之后,她手里便多了幾百兩的銀子和不少首飾。
剛要告辭而去,她又被王嘉意約到和后院。這位王姑娘挽留道“姐姐若是在京城沒有去處,不如暫住在這里,如何?”
差事已經完成,工錢也結清了。常晴便沒有留在這里的道理,于是回答道“多謝美意。不過我還有別的事要去辦,就不勞煩了。”
“那好罷。”王嘉意有些不舍,“他日若有緣,一定會再相見的。”
“也許會罷?”常晴也客套道。不過這位王姑娘將來是要進宮的人,能不能再見倒是難說得狠。
告別了王姑娘,常晴便來到大街上閑逛,一路打問著,了解了不少事。
原來,洛都城中有不少修仙者雜居在此,他們一般都集聚在城東南的幾處街市內。而洵山會館也在其中。
天色還早,常晴不緊不慢地再次跨過洛河,準備向南城的會館方向走去。
站在石拱橋上,她停頓了一下,這才有空略觀瞧洛都風貌。
只見洛河上大小船只往來頻繁,兩岸均是商家店鋪,林林總總緊密排列著。
街上人頭攢動,男男女女穿著各色衣衫,仿佛趕集一般。
這樣的京城繁華地還真是熱鬧。恍惚之間,她忽然覺得自己是來到了某個旅游景區一樣。
現實世界與記憶深處的某種印象交織在一起,產生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
這可能是一位穿越者最不可思議的經歷罷!
閑逛之余,她在一處賣書的地攤前看到了一摞子本月新印的“洛都秘聞”。
心里想著要多了解京城之事,便順手買了一本。
本月的“洛都秘聞”上仍是刊印各類從官方民間收集來的小道消息。
主要記載著諸如“北方水患,官府救災”“皇帝選后,民女進京”等大事,還有“某書刊售,洛都紙貴”等民間軼事,更有“運河漕幫爭斗,打死人命若干”等江湖奇聞,內容可謂五花八門。
翻了幾頁,看到了一條新聞,卻令她氣得七竅生煙。
只見上面寫的是“據可靠消息,在江南擊殺四十六條好漢的某洵山魔女不日已抵達洛都……望沿途江湖豪客切不可打十八九歲年輕姑娘的主意……”
常晴一把將這小報扯了個稀爛,看來自己的“江湖名聲”還真是不怎么好聽。
幾年前的故事傳到北方卻完全變了樣,也不知都是從哪里來的謠言。
她不再耽擱,便直接尋到了洵山會館處。
這會館倒是建的十分氣派,有著典型的徽州建筑風格,粉墻黛瓦、層樓疊院、高脊飛檐,在洛都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