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治罪,魏家全族也被抄家。這家人死的死、散的散,已經沒了人了。”
“看來明蓁也有著不幸的過往呢。”
“各人有各人的命罷。”
“對了,鈴蘭姐姐,我想見她一面。姐姐能否幫我傳遞個消息呢?”常晴請求道,見鈴蘭猶豫不決,便又補充道,“我也會勸她不要做出什么沖動之舉。”
聽常晴這么一說,鈴蘭倒覺得這主意不壞。只是宮里見個人容易,傳遞消息卻是大忌。
就算往外面送個什么消息或物品,也要經過重重審查才行,因此沒人愿意攬這種事。
鈴蘭思考了一下,一擺手說“這事容我想想罷!”
經過這場偶遇,常晴已經沒心思修煉,滿腹狐疑地回住處去了。
如此過了幾日,鈴蘭又過來告知常晴一個消息
“你若是相見明蓁姑娘,梁大人府上好了。梁大人就住在西北角的‘芳汀園’。讓兩個宮女給你帶路,我就不方便去了。”
于是,尋了個便宜的時機,常晴就由小宮女們帶路,趕到了芳汀園。
這是九洲池外圍的一處有著姑蘇園林風格的院落,園內景物造得十分精巧奇妙,與皇宮的雍容華貴又是完全不同。
在梁詩慧升任禮部侍郎后,小皇帝因感念教養之恩,便借給她家作為居所。
梁大人早就知道明蓁的朋友要來,便來到客廳打了個招呼,“你就是常晴罷!選秀時有些印象。”
常晴忙上前拜見,“久仰梁大人,今日再見不勝榮幸。”
“蓁丫頭在里間呢。你們師姐妹就說說話罷。”梁詩慧說著,又讓丫鬟們帶著幾位宮女喝茶去了。
一見到明蓁,常晴便不客氣起來責問“你有事,我理解。可也該和我們說一聲啊!這么不聲不響地消失,叫人擔心了好些日子。”
“你都知道了?”明蓁神色黯然下來。
“大概都知道了。”
“我是罪臣之女……”
明蓁緩緩說著,便將自己過去的經歷向她的同學說了。
結合著各處聽來的信息,常晴這才捋清了明蓁的身世原來她的確出身于名門望族——商都侯魏家,其根基已經在洛都興盛的一百多年。
到了明蓁父輩這一代,魏家族長也即明蓁的大伯襲了爵位,并擔任朝中重臣。
卻不料好景不長,十二年前,刑部尚書齊大人聯合朝廷御史們,集體上表參奏商都侯謀逆之罪。
在先帝首肯下,刑部一番追查下來,終被定下貪贓枉法、僭侈逾制、專擅妄為、逼死人命等二十多項大罪。
結果,明蓁伯父被梟首示眾,魏府十幾房族人均被抄家,抄沒財寶無數。
當時坊間就有小兒唱曰“魏家跌倒,泰康(先帝年號)吃飽。”
而她的父親當時擔任的是戶部侍郎兼倉場總督,也被查出許多虧空來。
因明蓁之父罪不至死,因此先帝下旨流放滇南。
當時的明蓁年紀尚幼,免于獲罪。此后,她便被與魏家有著姻親關系的梁家所收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