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須彌山一役,魔祖羅睺擺下誅仙劍陣,鴻鈞老祖攜玄門左右護法及東昆侖三清兄弟入陣一戰。
這一役的結果早已傳遍洪荒,而活著走出誅仙劍陣的三清兄弟也跟著聲震洪荒,在此之前三清盤古正宗身份雖然尊貴,但也只是在頂尖先天神圣中流傳而已。
現在三清道尊聲名顯赫,其所居仙山附近早已聚集了來自洪荒各地想要求仙問道的修士。
盡管三清所居的昆侖山外有迷陣籠罩,但依然擋不住洪荒修士的求道熱情,無數的修士還是一股腦的向著迷陣沖去。
三清不堪其擾,一怒之下撤了昆侖外的迷陣,由三清之首的太清道尊老子親自出手,以混元一氣太清神符為陣眼,布下了兩儀微塵大陣,才使得神山之上得以清凈。
昆侖之內是清凈了,但洪荒眾生求道之心沒有得到滿足,依然圍在昆侖的外圍,有的甚至長跪不起,以求收留。
三清畢竟以盤古正宗自居,也不好視眾生之念為無物,于是心生悲憫,放下了一道天梯,接引有緣者入山修行。
如此一來,昆侖依然可以保持清凈,眾生求仙問道之念也得到了回應,可謂一舉兩得!
只是,到底什么樣的有緣者才能通過天梯考驗?這就要看三清心情了。
詹余下了西昆侖后并未一直向東游歷,而是直奔東昆侖而來,如今三清出世,他也想瞻仰一番,看能不能抱根大腿。
而且抱大腿這事他早已思量許久!
這洪荒之中最粗的大腿無疑是鴻鈞老祖,可他老人家以后是要做道祖,以身合道的。
鴻鈞老祖之后便是三清。
這其中又以太清老子的大腿最粗,而且成為圣人之后,他名下的弟子也是最少,若是能入他門中,那修行一事上,真是開了獨灶!
但相應的太清老子的收徒標準也是最高,甚至沒有修士知道其收徒的標準到底是什么。
當然玉清元始也不差,日后十二金仙的名號也是響當當的,入了他門下,那便是上了小班,不過元始門下對跟腳的要求甚高。
最后便是上清通天了,通天教主實力無疑是強悍的,甚至在今后的諸圣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而且其所立截教有教無類,入其門下的難度最小。
截教雖是大班,但畢竟也有圣人背書,只要有了圣人門徒的身份,以后行走洪荒,爭搶機緣便可放心大膽了。
只是截教在封神一役中有覆滅之危,著實難解,故列最下。
至于其他幾位圣人的名頭就要比三清差不少了。
懷抱各種猜想,詹余興致勃勃的來到了東昆侖下,可一見天梯,他瞬間便清醒了過來。
此時可輪不到他一個小小七星元蟾隨意挑選師傅,而且對方還是以盤古正宗自詡的大羅道尊!
詹余是嘗試過天梯的滋味的,想當初他自荒北之地無名黑沼澤而出,一路南下,在西昆侖山門之下可是被天梯搞的顏面掃地。
如今又見天梯,詹余瞬間便明白,三清此時尚未有收徒之意,這天梯也不過是一道委婉的拒絕罷了。
明知如此,可他還是不甘心,一家三圣的大佬就在眼前,不試試真真是心中難安,今后怕是閉關都不踏實。
于是詹余懷著一絲僥幸之心,踏上了三清設下的天梯,然后順理成章的被掃落階下,只能悻悻離開。
在三清道尊所居昆侖山的東南部有一澤曰洪野,此澤方圓三萬余里,因沾了昆侖靈脈的余蔭而頗有幾分靈氣。
因為仰慕三清道尊的修士太多,連帶這區區三萬里的洪野澤也有不少洪荒異種落腳。
這一日,陰風呼嘯,大雨滂沱,詹余的心情倒是和這鬼天氣配的一批,洪野澤內巨浪翻涌,隆隆中似有大兇之物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