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上的時間居多。一年下來,雷達累計打球1000小時,在超級瞄準系統解鎖了一個新的成就,那就是反應能力。
一個球員的反應能力如何,無論是進攻端還是防守端,都能夠游刃有余。進攻時第一時間看出對方的防守意圖,及時改變自己的進攻路線和策略,剛才在球場上,面對傻大個的防守,雷達的快速反應,讓他幾次撲空。而在防守端,把握對手的進攻路線,運球方式,可以做到及時的搶斷和蓋帽。
“叮”
系統提示聲再次響起“你有新的任務哦。”
雷達心念一動,查看了任務,組建一只高中球隊。
籃球,團隊運動,一個人怎么打球,所以但凡有比賽必然是球隊與球隊之間。
而一個球隊在場上比賽,只能同時上五個人,每個人都有固定的位置。依次是控球后衛,得分后衛,小前鋒,大前鋒,中鋒。
無論是cba還是公認的籃球的最高殿堂nba,一只球隊的配置除了首發的五人,還有替補。
替補的作用就在于,主力不可能一直不停地打滿一場比賽,那樣體力消耗太大,一旦身體疲累,速度,命中率下降,那都會給到對方機會。這時候就可以上替補球員,讓主力球員得到很好的休息,以保證后續比賽的完好運行。至于如何安排替補和主力之間的輪換,這個就要考慮場上的局勢和球隊教練的安排了。
系統給的組建球隊任務,并沒有規定人數,這畢竟還是高中而已,不能和職業籃球相比。
高中的比賽,一般同校之間就是班級和班級之間的較量。
“不知道我所在的高一(4)班有幾個會打球的。”雷達心中自問。這個問題,只有等到明天正式開學上課,認識新同學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