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準備臺本那么規矩,是擔心蘇鑫沒有多少上鏡經驗,會緊張。
但是他自己能說的話,那太好了!
事實上,蘇鑫有些無奈。
雖然經歷過幾次答辯還有報告之類的場合,但是面對好幾個攝像機,還是頭一次。
正常人來說,首次蠻對黑洞洞的攝像機,都會不自在。
因此他面對鏡頭還是有種緊張感,也就是之前的采訪不夠流暢總是中斷的直接原因。
剛好,他手里還有滔滔不絕卷軸,索性在這里使用。
節省他們的時間,也能快速解決戰斗。
反正滔滔不絕卷軸也不知道用在什么地方合適,先解決燃眉之急吧。
都把人家著急成那樣,那算是助人為樂。
再次開始之后,導演驚了,特么的,是采訪的同一個人么?
簡直是判若兩人!
早知道蘇鑫這么能說,還準備什么臺本?
“我的老天爺,早知道自由發揮這么好,還費那么多事干什么?怎么沒有人提前告訴我?”
制片人在邊上說道“都怪我,忘記他是自己能做學術報告會的人了。能在一大堆專家學者面前不怯場,采訪絕對小意思。你想想給他空間的話,還用咱們給靈感,最后使勁往下剪輯就是!”
開掛之后的蘇鑫,那是不用說,十分順利的完成采訪。
主持人控場和救場能力一般,但是在順風局之下,她的發揮也很好。
導演就沒有叫停,一直讓他們自然的完成了采訪拍攝。
“哎呀,蘇同學,你實在是太厲害了!”
喊完停機之后,導演第一個竄出來,由衷的稱贊道。
“是啊,蘇鑫你真棒,經驗老到,稍微一點點暗示,就知道人家的點在哪里,一下子就cue到了,好難得哦!”
主持人有些嬌羞的說道。
蘇鑫“???”
這是啥意思?怎么感覺話里有話是的?
“別,都是您這邊準備的好,否則我也發揮不出來。”
一句場面話而已,導演自然不會當真。
要是真的準備好,怎么會有之前的反復停止?
制片人“蘇老師,我加您個微信吧,后期剪輯的效果,還需要您親自確認。”
“老師您客氣,叫我小蘇就行,老師的稱號我當不起,還是個學生。”
主持人在一旁拿著手機,也掃了蘇鑫的微信碼,“您客氣了,學無先后,達者為師。我們在您的面前,絕對是科研領域的小學生,您當得起老師的稱呼。”
后邊是一波場面上的商業互吹,還在滔滔不絕狀態下的蘇鑫,聊天起來那是一個熟門熟路,得心應手。
話語里妙語連珠,讓幾個人很是受用。
最后,女主持、制片人、導演都添加了他的微信,為的是方便后期剪輯交流意見。
要說這些東西,人家是專業的,蘇鑫知道自己也就是提點小意見,別的當然要以人家為準。
不得不說,作為微博家的官方視頻媒體中心,他們的效率很高。
兩天就提交了首次樣片,經過幾次反復剪輯和調整,很快就確定成片。
不得不說,人家就是吃新聞采訪這碗飯,剪出來的片子,那叫一個高級感!
看完樣片,蘇鑫都快相信自己,要成為一個世界知名科學家了……
不過,也僅僅是一種感覺而已,當不得真。
約定好發布時間,他就再沒放在心上。
對于蘇鑫來說,采訪結束確定片子的剪輯風格,后邊就是別人的事情。
中午,他正在食堂里吃飯,忽然收到微博推送。
“他年紀輕輕,為了千家萬尸的幸福,做出了……”
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