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席間雖然人數眾多.大家也在各自尋找合心的人閑聊.但是今日李氏作為當家主沒在.那些想要巴結奉承的人自然見目光放在了崔氏的身上.
葉協雖與葉博只為堂兄弟.但是大家都主動葉家只有葉博一個嫡系.葉家的兄弟和睦.危難時刻都是在一起互渡難關.這關系只怕比許多家嫡系的兄弟還要親上幾分
于是巴結崔氏的人也不在少數.她心里自然知道這些夫人丫頭對自己嘴甜心甜是為了什么.如今葉協剛剛從葉博舉薦的見習僉都御史轉正.說明這差事算是穩了.
她們夫妻也算是終于可以真正高興了一回.如今這些拜高踩低的人來巴結自己.還不是為了自己有利可圖.與她面上一片慈藹.但是心里卻知道改疏遠誰親近誰.如今葉協想要在仕途上得力.她自然不能在后面拖后腿
“夫人.我瞧著哪位姑娘像是不錯.懂禮大方!”
崔氏身邊的媽媽對她說道.她們今日來的第一要務自然就是替自己珣哥兒尋個好的親事.于是她想通排走廊那么望去.蜿蜒曲折的路邊看見一個丫頭在那里獨自坐著.雖不扎堆.但是恬靜有禮.同她說話的都回復的恭敬.這丫頭心里清楚.既然別人看不上自己.她也沒必要去湊趣.
“可知是誰家的姑娘?”
她如今瞧起來這個丫頭也真是乖巧.年紀也是頌姐兒差不多吧.當初崔氏不是沒有想過把外祖家的頌姐兒許給自己的兒子.可是曲頌雅是曲家唯一的嫡女.曲老夫人看得跟命珠子一樣的.
況且自己兒子是什么德行也不是不知道.所以她心想既然自己幫不了太多外祖家的仕途.但至少不能拖累了她們才好.媽媽這便找到了與那姑娘相熟的人假意聊了起來.
幾句寒暄之后就趕緊過來回了在一旁喝不下茶水的崔氏
“夫人.打聽清楚了.哪位姑娘是左右春坊右贊善夏大人家的四姑娘.名喚易曉的!”
“可是住在西街常春坊旁邊夏家的那一家?”
崔氏時常從那里過路.所以記得一些.媽媽笑道
“夫人記性真好.正是她家!”
于是媽媽便絮絮叨叨地說起這夏家的根底來.這夏家原先是博陵人士.夏大人任職京官之后前幾年才搬到了這京都來.家里有些經商的兄弟在.這博陵又是高產世代望族的地方.所以這夏家也不算是清貧小官.
崔氏想起自己好似前幾年還吃過他家的嫁女酒.問道
“我記得夏家的二姑娘嫁給了通政使劉大人的嫡次子?”
“正是.這夏二姑娘是嫡出.小時候有寄養在博陵的崔家養過一段時日.這劉家許是看上的是崔家的清譽.又是百年望族.所以才娶了夏二姑娘.這可真是高嫁了呢!”
當初徐憐卿打過劉家二公子的主意.誰知人家轉身就娶了夏家的姑娘.這時媽媽又說道
“算起來這夏家原先也不是個小門小戶的.她家的堂系姑奶奶是嫁給了穆國府二房老爺.所以也算是有些姻親實力的!”
“那這夏四姑娘?”
崔氏現在越發對前面的這丫頭喜歡起來.她不想摻和進這些爵府里的事情.這安國府還算是清流得不能再清的.李氏這樣精明的人不也是遭了算計嗎?只怕別的府里養出來的姑娘額臢手段也不少.她的珣哥兒老實.需得找一個精明又懂事心善的妻子.正所謂身在其中才知道其中的難處.她是更不能往許多沒落的權貴里面找.不過是名聲好聽些.拿來有什么用
聽見夫人問起這夏二姑娘的詳細事情.媽媽不由得謹慎了幾分.有些沒有底氣地說道
“這夏家四姑娘是夏大人的通房所出.況且聽說夏四姑娘也是熬到前面三個姐姐都出嫁了才能有機會出來參加這樣的宴會!”
“我就說難怪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