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姥爺說,他第一次見到爸爸的時候,爸爸已經餓了有兩天。
那時候的爸爸也才20歲的樣子,因為連續三次高考失利,又和爺爺奶奶大吵了一架,所以一個人從家里跑出來。
爸爸跟姥爺說,他想要出來闖出一番事業,然后再回去向爺爺奶奶證明他是個能有一番作為的大好青年。
只是,爸爸來到城市里,找工作的事情并不是那么順利。
姥爺當時問過爸爸,城市里想要找到一份工作并不難,為什么爸爸不去干呢?
爸爸的回答是,他希望可以找到一份有前途的工作,而不是單純只是暫時解決他的溫飽問題,如果找不到能學到手藝,并且擁有前途的工作,他寧可忍饑挨餓,繼續在城市中尋找下去。
姥爺跟若若說這個的時候,還笑呵呵說:“你爸爸從一開始就是個極富理想主義的人啊,所以姥爺覺得,他或許能把廚藝給學好,就把他帶回家啦?!?
據爸爸說,他當時好像沒有說過那樣的話,他只是在城市里第一份工作,被別人給騙了,干了一個多月,結果一分錢沒有拿到,所以當時忍饑挨餓兩天,是因為他還沒有找到新工作。
(嗯,若若覺得,爸爸肯定沒有說實話,姥爺跟若若說的時候,姥爺非常開心,而且眼神里閃爍著光的,姥爺肯定說的是實話。若若的爸爸,肯定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想要成為有作為的人,才寧可忍饑挨餓的。)
爸爸跟姥爺一起回家,回到了蘇記餐館。在跟著姥爺進門的時候,爸爸迎面碰上了趕著要去上課的媽媽,那是爸爸和媽媽第一次見面。
爸爸說:當時的媽媽穿著干凈的白襯衣和藍色牛仔褲,因為著急出門頭發還沒有扎好,一邊用手攏著頭發,揪住辮子,一邊就往門外跑。和爸爸擦肩而過的時候,媽媽嘴里還叼著扎頭發的頭繩。因為碰上了爸爸這個陌生人,把媽媽嚇了一跳,一張嘴把頭繩給掉在地上。爸爸彎腰把頭繩撿起來,還小心拍了拍上面灰塵。但沒等爸爸給媽媽,媽媽已經一把搶過頭繩跑出門。
媽媽告訴若若,事情不是爸爸說的那樣。
當天早上,媽媽跟姥爺說好了,等姥爺采購回來之后,媽媽再去學校的。但是姥爺回來晚了,媽媽聽到姥爺開門聲音就趕快往外跑。當時頭繩是跑的時候松了,所以媽媽就一邊扎頭發一邊往外跑。跑到門口的時候,看到姥爺帶著一個有些臟兮兮的人回來。媽媽當時趕著出門,沒有多去看爸爸一眼,但是卻在出門的時候被爸爸撞了一下,頭繩就被撞掉了。結果爸爸撿起來頭繩,都沒有說一聲對不起。
(那是爸爸和媽媽第一次見面,是爸爸媽媽愛情邂逅的開始。若若是這樣認為的,但是爸爸和媽媽都不承認。爸爸說他進門時還沒醒過神,都沒認真看媽媽。但若若覺得爸爸撒謊,他明明記得媽媽穿的衣服,肯定當時盯著媽媽看就傻眼了。媽媽說爸爸當時身上很臟,他把爸爸當成是來收廢品的了。)
媽媽出門去上課,爸爸跟著姥爺進入蘇記餐館。姥爺把爸爸給帶上樓,讓爸爸在姥爺房間的衛生間里洗了個澡,然后還找了一身以前學徒的衣服給爸爸換上。姥爺說看到洗干凈換上廚師服出來的爸爸,他那時候就覺得爸爸真的很像是個大廚子。天生便是干廚子的料。
爸爸跟若若說,當時姥爺給找的衣服有些小。因為爸爸以前在鄉下經常干農活,所以身體比較結實,尤其是爸爸的肩膀很寬,所以姥爺給的那件廚師服,穿在爸爸身上很緊。
爸爸說,在他來之前,姥爺已經很久沒有帶過徒弟了。因為蘇記所在古街人流不行,蘇記的生意也跟著下滑,除了一些老食客之外,幾乎是沒有什么外來人來吃,所以餐館不需要那么多人手,姥爺幾乎是一個人便能忙得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