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一個巡撫和一個巡按,兩天后,朱由檢便在乾清宮迎來了一個知府。
“微臣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若洪鐘的山呼萬歲之后,朱由檢從案幾后面走了出來,細細打量這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抗清名將。
盧象升,字建斗,南直隸宜興人,天啟二年進士,現任大名知府。
盧知府今年才二十七歲,皮膚白皙,面容瘦削,正是風華正茂、儀表堂堂的年紀。
看著文弱書生模樣的盧知府,朱由檢不敢相信此人會統帥千軍萬馬,并親自沖陣殺敵。
匍匐在地的盧象升不敢抬頭,只見一對御靴在自己眼前晃來晃去,卻遲遲不聞讓自己平身,盧象升心里頗有些沒底。
十日前,盧象升正在大名府衙簽押房,與通判商議解運秋糧之事,忽聞前衙一陣喧嘩。
須臾之后,盧象升便接到了即刻進京面圣的旨意。
盧象升一臉懵逼,立時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遂問宣旨太監。
但宣旨太監亦知之不詳,只言陛下曾囑咐,要盡快見到盧知府。
面對同僚及下屬的恭維賀喜,盧象升雖亦興奮,但并未沖昏頭腦。
與傳統的封建知識分子一樣,盧象升雖常自詡經世之才,喝多了也會憧憬有一天能登閣拜相,但那也只是與友人飲酒作樂、徒增笑爾罷了。
盧象升細細回顧自己短短幾年的宦海經歷,暗絳自己并沒有什么能上達天聽的過人政績,能得新皇青眼,盧象升興奮之余,心里也有些忐忑。
盧象升乃天啟二年壬戌科殿試二甲第五十五名,賜進士出身。
但因殿試成績靠后,未獲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的資格,殿試后遂被分到了戶部觀政。
觀政期間表現良好,一年之后盧象升順利轉正,便被留在戶部任主事。
三年考核期滿,升戶部員外郎。
今歲,北直隸大名府出缺,盧象升便被吏部文選司勾到了大名任知府。
至此,盧象升到任大名知府還未滿一年,才理順府事務不久,更休提出彩的政績了。
盧象升實在想不明白自己一個小小的五品知府,如何引起皇上注意的。
“盧愛卿平身?!?
正在忐忑之間,盧象升就見一雙白皙的大手沖自己虛扶一下。
盧象升忙收回思緒,連道不敢。
“愛卿可曉行伍之事?”
朱由檢繞回案幾之后坐定,便開始了話題。
“微臣應舉之時,閑暇之余,讀過幾本兵書解悶,略略粗讀,不敢言曉?!?
“《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看過嗎?”
盧象升聞言,忙點頭答是。
《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均為明朝戚繼光所著,上面詳細記載了戚家軍的招募、訓練、行軍及應敵之術,封千年之第一兵書亦不為過。
為了編練新軍,朱由檢這些日子亦將這兩本書細細看了一遍,讀完之后,遂覺戚繼光之偉大。
比起《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六韜》、《三略》等謀略類的兵書,《紀效新書》和《練兵實際》則更像是現代的軍隊條例。
其側重于軍隊實際,從兵員招募開始,一直到老兵的退伍安置,都細細總結成了章法條例。
即使是從未見過行伍之人,讀完此書,亦能對練兵打仗說出個一二。
“嗯,不錯。”
朱由檢對盧象升贊許道,隨后便又拿出兩本冊子來。
“這兩本書,你也看看。”
盧象升恭恭敬敬的從王承恩手里接過那兩本書,只見一本上書:《戰爭論》,另一本則為《陸軍訓練操典》。
《戰爭論》這本書,是游船上的一個乘客逃生時遺落的,朱由檢則順手牽羊收為己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