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日,錦州城,總兵衙門。
一張碩大的遼東地圖前,一名頭發(fā)有些花白的錦衣衛(wèi)在做戰(zhàn)前情報匯報。
“據(jù)錦衣衛(wèi)暗探情報,此次后金攻打虎蹲兔部,共出動軍隊六萬余人,其中八旗軍四萬五千余,蒙古諸部一萬余人,另有數(shù)萬包衣阿哈,運送輜重,搶劫財物,幾無戰(zhàn)力?!?
“而后金留守后方之八旗軍一萬五千余人,分駐在沈陽、遼陽、赫圖阿拉等大小三十個城池之中?!?
“其中,廣寧駐軍原為五個牛錄,后金西進時,又留了五個牛錄以備不測,現(xiàn)有十個牛錄,三千余人。”
聽到這里,滿桂聞言,暗暗點頭。
《孫子兵法》曰:‘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滿桂率三萬人對后金三千人,攻城之戰(zhàn),問題應(yīng)該不大。
“中路軍此去遼陽,需途徑西平堡,西平堡止兩個牛錄六百人爾,沿途亦有聞陽堡、平洋橋堡、沙嶺堡、長寧堡等六個小堡,每堡駐軍不等,但皆未有一百人。”
“遼陽原為女真都城,駐軍稍多,為七個牛錄兩千余人?!?
“此外,遼陽北,后金都城盛京,有駐軍五千余人,遼陽南海州亦有駐軍六百余人,此二地距離遼陽輕騎二日可達(dá)?!?
那錦衣衛(wèi)匯報之后,對著朱由檢拱了拱手。
“史同知差事辦的不錯,回去告訴情報司的兄弟們,他們的功勞,朕都記著呢,打完這仗,回去都有賞?!?
“謝陛下!”
那錦衣衛(wèi)同知單膝跪地,叩拜之后,便隱了回去。
“情報已經(jīng)很清楚了,眾將聽令!”
眾將聞言皆唱喏。
“寧遠(yuǎn)總兵滿桂聽令,朕命汝率軍三萬,并火炮等攻城器械,兩日后出征廣寧,此役汝需兩日而下廣寧,并隨后至少駐守七日,待皇太極率軍回援前毀城撤離。”
“駐守日,即命城中百姓撤回寧遠(yuǎn)一線,撤離前,放火燒城?!?
“此外,汝到廣寧城下時,便可打朕之旗號,并命一人假扮于朕,放言朕御駕親征,斷皇太極之后路?!?
“朕之將令,汝可清楚?”
“諾!”
滿桂單膝跪地,抱拳應(yīng)諾。
“錦州總兵祖大壽聽令!”
祖大壽聞言,上前抱拳。
“朕命汝率關(guān)寧鐵騎一萬,一人雙馬,隨朕奇襲遼陽,今夜午時已過便整軍出發(fā)?!?
“朕之軍令,汝可清楚?”
祖大壽聞言,如五雷轟頂,當(dāng)時楞在原地。
但未等他反應(yīng)過來,一個身影,搶先撲倒在地。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
袁可立跪地痛哭,懇請朱由檢回心轉(zhuǎn)意。
隨后眾將皆跪地請朱由檢收回成命。
“此事,朕意已決,不可更改,汝等不必再勸。”
“陛下,臨來前,元輔、閣老、部堂等諸多大人,命臣務(wù)必勸陛下莫要出關(guān),臣亦對諸位大人保證,將拼了這條老命,立阻陛下出關(guān),陛下此舉是要老臣之命否?”
見勸阻不了,袁可立開始耍光棍。
“朕說過了,能取朕之命的人,還沒生出來呢,而你袁部堂的命,朕亦是不想要,朕勸袁部堂務(wù)必要以國事為重,莫強逼于朕,留此有用之軀,替朕守好山海關(guān),待朕真的遭遇不測,汝再死亦來的及。”
朱由檢兩句話便把袁可立以死相逼的念頭塞回了腦子里。
袁可立聞言,伏地痛哭不起。
但朱由檢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袁可立亦無辦法,總不能真的一頭撞死在這吧。
而且自己真的撞死在這,朱由檢是否就不再出關(guān),袁可立亦心里沒底。
光棍對光棍,袁可立作為正統(tǒng)的士大夫,終是比不過朱由檢更光棍。
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