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端陽節就到了。
娟娘在姜家小住了幾日,今日里等向大哥賽完了龍舟就要回去了。
畢竟家里還有向獵戶,做兒女的出來久了總歸是不放心父親。
早上起來娟娘煮好了雞蛋,把蛋殼涂上紅色,再用了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姜念的脖子上,按照臨撫的風俗,這是祝福家里的孩子逢兇化吉,平安無事。
用過了早飯,姜念便拉著娟娘一同去趕了熱鬧看龍舟賽。
每年的龍舟賽都是官府辦的,參加龍舟賽的俱是臨撫百姓,一般是以村子為單位,一個村一只龍舟,左近的村子只要去官府報了名,就能參加。
到了江邊只見汝江兩岸都站滿了人,姜念拉著娟娘在人群里又是擠又是鉆,總歸是站到了前排的位置。
此時的汝江岸邊花海如潮,游人如織,各色的小旗隨風飛舞,寬闊的江面微波蕩漾。
再看遠處,十幾條龍舟一字排開,蓄勢待發。
好在來得及時,娟娘與姜念二人剛一站好,儀式就開始了。
龍舟賽正式開始前,先是請龍、祭神,等祭祀的儀式,要點香燭,燒紙錢,再供上雞、肉、供果、角粽。為的是祈求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今日里劃船平安。
之后,隨著“咣”的一聲鑼響,四周忽然沒了說話嬉鬧的聲音,大家都伸長了脖子向江上看去。
遠處傳來了陣陣鼓聲,就看到龍舟如離弦之箭破浪疾行。
待到離得近了,看見各家船頭的龍頭雕塑彩繪栩栩如生、形態各異,好像汝江的浪花中真的有蛟龍在穿行。
龍舟上整整齊齊坐著兩排漿手,船頭還有位鼓手在使勁擊鼓。隨著鼓點,漿手們喊著號子、動作整齊、一起一落。
“娟娘,你的大哥你可找見了?”姜念墊著腳往將上看,還一邊扯著娟娘的袖子。
“不曾不曾。”娟娘一邊笑一邊搖頭,但眼睛卻還是在江上尋找。
龍舟賽熱鬧了一上午,等到了午飯的時候,向家兄妹、陳家父子加上姜家父女,一共六人在姜家吃了一頓熱熱鬧鬧的午飯。
待下午等人都散了,只剩下姜繁與姜念二人時,姜念拉著爹爹,說舍不得娟娘。
姜繁有些無奈道:“娟娘都出來這么多天了,你再舍不得也不能不讓她回家啊!”
說完他又覺得有些緊張,女兒身子好了以后向來懂事,怎么今日里看著有些迷糊,總不會是天氣熱起來又犯病了吧?
看見姜繁關切的眼神,姜念就知道自家爹爹在這方面不是個能讓自己省心的。
她大咧咧地翻了個白眼道:“那您把這兒變成娟娘的家不就行了!”
姜繁一聽嚇得作勢要捂住姜念的嘴,“這話是你一個小姑娘家能說的嗎?”
“爹您還跟我來這套呢?沒有我的話,您和娟娘能進展這么快嗎?”姜念吐了口氣,搖了搖頭,望著天。
“這,這……”姜繁這了半天也沒說出什么來,并且還有些控制不住的臉紅了,轉念又想了想,覺得女兒的提議的確有幾分可行。
娟娘年紀也不小了,與自己也相互吐露過心意,如今已是情投意合了。
自己去向家次數不少,與娟娘的父兄都關系很好。如今娟娘也來過姜家兩次,這回還小住了幾日,若再不將親事趕緊定下來,只怕要給娟娘招來些風言風語了。
姜念這邊還在望著天,姜繁那邊已經快速將思想給轉了過來,忙對姜念道:“行,念兒這個提議的確是很不錯。這事你也不用太操心了,這回爹爹要親自操持!”
姜念這才將心放了下來。
娟娘來姜家,從前都是低調行事,也并未出門。
今日與娟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