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說著便回了客棧,張少蘭和李承恩等人此時都等急了,一看眾人回來了是高興異常,羅天寶大致把事情的經(jīng)過介紹了一遍,又把冠袍帶履還給了張少蘭,后者一檢查一樣不少,也沒損傷,這才長出了一口氣。
此時劉白也趕忙上前給張少蘭賠罪,張少蘭一看劉白一表人才心中就有三分喜歡,當即便將其攙扶起來,眾人客氣了幾句便一同進了客棧,等到屋里坐定,大伙這才問起劉白的身世來歷,他倒也沒隱瞞是合盤托出。
原來劉白乃是銅州人士,出身富豪之家,其父因為年近四十才有這個兒子,故此頗為寵愛,劉白自幼好武,故此家里就給他請了不少名師教導,劉白天份也高,才十來歲就學了一身武藝,在方圓幾十里也小有名氣。
八年之前劉家忽然來了一位老者,劉父對此奉若上賓,還給劉白引見,他這才得知這位老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劍癡”裴驥,原來裴驥自從敗給林云飛后就淡出江湖,云游四海,想找個地方養(yǎng)老歸隱,最后看中了距離銅州不遠的翠屏山,就準備在此定居,正好劉父早年與裴驥有些交情,后者知道劉家是本地的豪門大戶,就想請對方幫自己在翠屏山買地蓋房。
劉白那時才剛十四歲,正是年少張狂之時,他雖然知道裴驥是當今第一流的劍術(shù)名家,可也并不是如何忌憚,居然當面提出想和裴驥比劍,當時把劉父給氣壞了,是狠狠訓斥了一頓,不過裴驥本人對此倒沒介意,甚至有些喜歡劉白這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最后答應(yīng)和其比劍,結(jié)果自然可想而知劉白最后在裴驥面前連一招都過不去,他這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當時就要拜裴驥為師。
對于這件事裴驥起初有些猶豫,自從敗給林云飛之后裴驥對于江湖中事就已經(jīng)心灰意冷,只想著找個山明水秀的地方安度晚年,沒打算再收徒弟,而且他的門人也已經(jīng)不少,有些徒孫的年紀都比劉白要大,再收這么個小徒弟未免有些不合適,可劉白對于拜師這件事態(tài)度堅決,劉父拗不過兒子也出面求情,裴驥一琢磨自己求人家?guī)兔Γ筋^來人家拜托自己這點事都不答應(yīng)未免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于是便勉強同意了,之后劉家出面幫裴驥在翠屏山買地蓋房是安頓了下來,而劉白也正式前來跟著他學藝。
裴驥本意覺得劉白就是個富家子弟,應(yīng)該不會真下苦功學武,想著隨便教劉白兩年,對其家里交待地過去就行,裴驥以前在京城教王公貴人學劍,這種事是駕輕就熟,可沒想到等真一教裴驥才發(fā)現(xiàn)劉白這孩子是頗有天賦,而且和自己年輕時一樣是好武成癡,真肯在這事上面下苦功,這樣的徒弟有幾個當師父的會不喜歡?故此裴驥漸漸改變了初衷,是真心開始教導劉白,想將其培養(yǎng)成自己的傳人。
時光飛逝,轉(zhuǎn)眼就是八年,劉白從當年的少年長成了相貌堂堂的大小伙子,裴驥的一身本領(lǐng)他也學來了十之七,八,裴驥自信憑劉白如今的實力放到江湖上立刻就能揚名立萬,不過他也清楚武學這東西光是自己關(guān)起來門來練還不行,還得遍會名家,與人實際交手才會有進步,故此就讓劉白獨自到江湖上闖蕩一番,等見識閱歷等增長了再回來繼續(xù)深造。
劉白年輕好勝,早就夢想到江湖上闖蕩一番,看看憑自己的實力能混出個什么名堂,如今一聽師父讓自己下山是自然高興,于是便拜別了父母是獨自出外闖蕩,這陣子他也會過幾個成名的人物,是無不取勝,自信心自然大增,只是因為時間還太短,故此名聲還沒有在江湖上傳開。
闖蕩江湖的這段日子劉白聽人談?wù)撟疃嗟木褪橇_天寶,畢竟他的身世太過傳奇,如今建立的功業(yè)也太大,自然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劉白當時就有些不好聽,裴驥和林云飛當年的恩怨他自然聽前者提過,其實裴驥本人那回敗得是人服口服,絲毫沒有怨恨林云飛的意思,但劉白不那么想,總覺得自己是裴驥的傳人,應(yīng)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