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帥,我知道你是好人,說這些話也是為我著想,不過我放心不下師父,你或許不知道我父母過世的早,從小受了不知道多少苦,后來多虧師父收留我,不僅把我撫養成人,還教了我一身本領,說實在的我親生父母都未必有他對我好,我這人生平恩怨分明,如今既然看明白叛軍是死路一條,我就不能看著師父和同門往這火坑里跳,所以我這次回去就打算勸他們改弦更張,這樣也算我答報師父他老人家的恩情了。”
羅天寶說道:“項兄你如此仗義小弟深感欽佩,但這事太冒險了,還望你要三思。”
項不群聞聽一陣苦笑:“少帥你們一片好意項某心領了,但我意已決,再難更改,就算因此喪命也當是我還了師父的恩情!”
眾人規勸了半天結果無濟于事,羅天寶也看出來項不群這回是做好了豁出性命不要的準備,最后也就只能放行了,臨別時葉迪特意給項不群帶了不少財物以及一封給師父安七寶的親筆信,希望其能夠回心轉意,項不群當時也很感動。
“小迪,這信我一定幫你帶到,不過這些錢你還是留下吧,我身上的盤纏夠了。”
葉迪說道:“三師兄你別跟我爭了,我如今在討逆軍效力,吃喝不愁,這些錢算是師妹我給你的一點心意,你此去兇險異常,多帶些錢總沒壞處。”
項不群見葉迪這話是發自肺腑,最后也就收下了,當時他拍了拍葉迪的肩頭說道:“小迪,以前師兄誤會你了,對你說了些傷人的話,這里我給你陪不是了。”
“三師兄你言重了,咱們同門一場哪還計較這些?”
“那就好,少帥這人不錯,想來今后會好好待你,不過你自己也要好好照料自己。”
“謝謝師兄,我會的,你此去也一樣,要是師父能回心轉意自然最好,否則你就自謀生路,千萬別把自己的性命搭上。”
項不群聞聽點了點頭,這才和眾人拱手道別,看著對方漸漸遠去羅天寶不禁跟葉迪說道:“你三師兄其實是個好人啊。”
葉迪聞聽不禁嘆息道:“誰說不是呢?只希望他這次回去倔脾氣千萬別發作,否則要是跟叛軍他們玉石俱焚了,未免可惜。”
“人各有志,一切只好聽天由命了。”
就這樣眾人處理完陪都的這林林總總開始商議二次北討,經過這段時日的休整集結,如今官軍這邊的實力雄厚,可該怎么渡河大伙依舊有些爭議。
如今叛軍為了防備官軍渡河在北岸嚴防死守,官軍要渡河雖然并非做不到,但勢必得付出高昂地代價,最后河西唐門的三爺唐懷義提出了一個建議,河西因為是唐門的勢力范圍,因此叛軍防守相對薄弱,不如官軍就從那里繞行渡河,傷亡應該能控制到最小。
帶兵的將領聞聽這個計劃都表示贊成,可知道內情的江湖人都不禁有些擔憂。
“這么做難免給唐門添麻煩吧?唐大堡主也未必會答應啊。”云秀掌門葉芷若第一個開口道,她表達的比較委婉,其實江湖中人都知道當今唐門的當家人唐懷德奉行左右逢源的策略,無論跟叛軍還是官軍都保持著相當不錯的關系,否則唐懷義等人這么明目張膽地站在朝廷這邊,叛軍是不可能如此放任唐門逍遙自在的,故此如今要從河西借道等于把唐門徹底拉向了朝廷這邊,要是戰事順利還好,如果再像上次陽安之敗后那樣出現反復,唐門勢必吃不了兜著走,這事唐懷德是肯定不會接受的。
唐懷義明白眾人的意思說道:“確實,我大哥這人在有些事太過瞻前顧后,但他并非不明事理之人,如今叛軍明擺著大勢已去,我們唐門又何必死抱著他們不放,只要咱們這邊派個夠份量的人物隨我一起前去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我想大哥他未必不會答應。”
大伙和唐懷義共事有段時日了,知道這人說話還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