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設備到位,當然不能閑著,設備每閑置一天都是沉沒成本,張陽大手一揮,招人!
“記住,最好要工廠上過班的工人……富士康最佳,其他電子廠也行,但不要大學生。”
大學生麻煩的要死,每年六七月就像喪尸出籠一樣跑出好幾百萬,要求高能力低動不動還要維權,喜歡摸魚,遲到早退一言不合直接辭職更是家常便飯。
張陽是大學生,當然知道大學生都在想什么。
這個群體不適合干工人。
“我們只給兩千塊,哪兒招聘的起大學生。”謝詩詩說“你放心,我會找到合適工人的,這很容易。”
制造業工人以富士康為尊。
別誤會,指的不是工資,而是耐受力。
富士康的壓力在諸多制造廠里排名前三……其實富士康也分很多車間,有的車間輕松,有的車間簡直地獄模式,在里面上班還能干幾年的人真心厲害,不服不行。
更多人在地獄呆了一段時間實在忍不住,熬到拿返費直接跑路。
謝詩詩的目標,就是這些拿到返費走人的。
做啤酒可比富士康輕松太多,能在富士康接受三個月煎熬的,可以在啤酒廠長年累月干下去。
謝詩詩一個電話過去,郭雷滿口答應,安排秘書整理出離職人員名單發過去,謝詩詩把名單轉交給幸福小區三個皮包公司前臺,讓她們負責打電話招聘。
至于前臺的工作職責沒有招聘……哦,你不愿意做沒關系,你可以走了,拜拜,我招個新的前臺。
那三個皮包公司根本啥事沒有,前臺天天閑的無聊,聚在一起看視頻聊天談化妝品,謝詩詩偶爾路過羨慕的要死。
至于招聘成功率……這點不用擔心,在低也無所謂,富士康離職的成千上萬,三個前臺只要遍地撒網,抓到幾十個人來啤酒廠上班就行。
下午五點,三十號員工招聘完畢,他們來到大豐廠面試。
“這也太厲害了吧!”白富貴說“你們豈不是明天就可以開工?”
明天,開什么玩笑,我要現在。
啤酒這行制作其實不難,有機器在只要幾個小時就能搞定,最大問題在于發酵。
白富貴的小冊子上寫著,發酵需要九天,張陽哪有那時間等著,早點開始,早點做成,早點銷售。
不指望啤酒廠賺錢,但也不能虧啊!
“白總,啤酒成本大概多少錢?”
“以玻璃瓶來算,大概五毛吧。”白富貴說“不過你還得準備玻璃瓶,商標,瓶蓋,后面倆便宜,主要是瓶子貴。”
“我以前選的南玻集團做供應商,一個瓶子大概兩毛。”
也就是說一瓶啤酒亂七八糟加起來八毛錢成本,三十個工人的工資福利算八萬,正常運轉成本加運輸算兩萬。
這是固定成本,一分都不能少。
張陽接下來算啤酒,假設一個月出十萬瓶,那么每個月成本是十八萬。
特供ktv的啤酒味道怎么樣無所謂,第一要素是便宜,張陽發現得賣一塊八才能實現收支平衡。
這特么也太貴了吧!
你要去買啤酒,一瓶兩三塊很正常,但ktv絕對接受不了一塊八進價的啤酒!
“這個……張總您想太多了。”白富貴干了幾十年啤酒,對這行有經驗“ktv最便宜能進到一塊,甚至八毛的啤酒,但那是假的啊。”
“這種勾兌假酒是用來應付那些嫌貴客人的,一瓶三塊賣給人家,即便知道是假的,大家也不會說什么。”
“但他們也收真酒,一塊八賣不貴的。”
“我們廠當年最風光的時候,走的也是薄利多銷路線,總的算下來一瓶啤酒只掙一毛錢。”
所以說啤酒想做大必須走量,張陽嘆了口氣,行吧,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