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夏,媽媽和爸爸分開之后,開始做一些自己一直都想做,卻沒有去實施的事情。其中一件就是出門跑步。
吃過晚飯之后,就立刻下樓,很舒緩的散步一小時,然后慢慢的活動手腕,腳腕,脖子,開始啟動,沿著河邊跑步。
跑步的時候,身體挺直,感受腹部收緊的力量,手臂大概是直角彎曲,隨著步伐擺動。下半身注意用力的位置,靠臀部和大腿發力帶動小腿。媽媽步子很小,跑得很慢,心率控制在一百四十而已。
跑步的感覺很奇妙。終于可以長時間的脫離手機電腦和電視了。眼前看到的是樹,河流,還有風。沒錯,還有風。是它讓眼前的畫面流動。
如果是傍晚出門,還能看到月亮慢慢從白靜靜的云里露頭,后來黃晶晶的掛上黑色夜幕。
媽媽最開始跑步的時候,常常會想起你。想到你可愛的樣子,媽媽就會一邊跑,一邊流淚。思念明明是很溫馨的事情,但是媽媽會流下淚來。
后來有一陣子,媽媽跑步的時候什么都不去想,只去感覺風,感覺路從腳下掠過,盡可能的不去想任何事。也有的時候,媽媽會想一些學習的事情,思考一些邏輯和思維的變化。
跑步,讓媽媽隨著身體的運動,進行一種冥想。一切飄散在身體外的注意力都回收回來。跑步的過程就是冥想的過程。
媽媽覺得很受用。這次,媽媽在跑步的時候,想到了自己和爸爸的過往,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以前媽媽和爸爸還在一起的時候,媽媽希望很多事情,爸爸會愿意和媽媽一起做。一起追求健康生活,一起追求更有意思的,更廣闊的思想世界。還有那些充滿刺激的新奇的事,媽媽都希望,從那時起和爸爸一起去體驗。媽媽以為自己擁有了一個探索世界的伙伴,什么都可以一起。
媽媽那時寄希望于新生活和新的伙伴,好像因為有了這些,媽媽以前的愿望都會一一實現。
但小夏,現在媽媽明白,這是媽媽把自己肩負的生活責任偷偷的進行了轉移。媽媽想要做的事,以前自己沒有付諸實施,卻希望另外一個人幫助媽媽走完自己想走的路。這是不負責任的想法。
無論有多少伴侶,人生的路,永遠是自己在走。那么是不是去做了自己想做的事,當然是在自己手里了。
剛開始和你爸爸分開的時候,媽媽甚至覺得,終于可以有自己的生活了。
但其實自己的生活自始至終就在自己這里。之前在,之后也在。隨時都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即使感覺被其他人左右,那么在當時的那一刻,作出決定,放棄自我意愿的人,依然是我們自己。
事實也證明給媽媽,當一個人的時候,無法完成的事,寄希望于另外一個人的加入,想以此去實現,是一件風險很高的事。
果不其然,結婚之后,爸爸對媽媽想要做的天馬行空的事,是不參與的,并且也毫無興趣。其中就包括一起跑步。
媽媽那時像個被孤立的孩子一樣,因為沒有小朋友愿意一起,于是自己也就放棄了。
后來,爸爸和媽媽的生活逐漸變得非常規律。周末會出去吃飯,改善生活。平常的話,就是爸爸下班在家打游戲,而媽媽在一旁看書。
這樣規律而簡單的生活,很有助于累計財富,讓爸爸盡快的達到他想要的財務自由。
有時候媽媽想,也許到了那一天,爸爸就會愿意和媽媽去做一些更有趣的事。只不過,媽媽并沒有,也不想等到那一天了。
回憶起來,媽媽記得和爸爸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爸爸和之后的樣子是截然不同的。
那時的媽媽也有很多想法的人。有一次我們在商場里吃飯,媽媽看到有人在溜冰,當時其實只是好奇的看了看,那時的爸爸發現之后,就立刻說要一起試一試。
其實媽媽很久沒有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