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悠悠本來想大手一揮說不用,但轉念一想她到古代以后就幾乎沒有自己開過火,添柴掌握火候這些她可能還真做不來。而高啟這些天一直用這個廚房,肯定要比她熟悉得多。
因此顧悠悠倒也沒客氣,便說道,
“那就麻煩你幫我掌握火候了。”
高啟點點頭,也擼起了袖子。
顧悠悠掏出剛剛自己詳細記下的做綠豆糕的步驟,雖然她在現代對這些步驟已經嫻熟于心,簡直是信手拈來,但在古代第一次做糕點,她難免還是有些緊張,更多的是激動。
她只是瞄了一眼那張步驟紙,便重新塞回了懷里,好似是給自己打氣。
高啟見狀有些好奇,但很知趣地沒提出想看看她的步驟紙這種話。
顧悠悠在蒸鍋上放上一塊籠布,先把泡軟了的綠豆放進蒸鍋,加入了少量水,由于一次性蒸五斤綠豆太多,怕蒸鍋會蒸得不均勻,她便把五斤綠豆分成了兩份,分成兩次蒸。
“十三,加火?!奔幢阒懒烁邌⒌恼鎸嵣矸?,顧悠悠也習慣了叫高啟高十三。此時她把蒸爐放在灶臺上,看著下面添火的洞口,覺著火候不夠時便開口讓高啟加柴。
高啟“嗯”了一聲,看了看那洞口,挑了塊手臂粗的木柴放了進去,不到片刻,洞口中的火光大盛。
顧悠悠眼中映著明亮的火光,心中暗暗估算著時間,古代沒有手表,沒有鬧鐘可以看時間,好在她也做熟了,把控時間對她來說并不難。
柴房空間挺大,高啟看著還要挺久,便從寢室中搬來了兩把椅子和書,一只塞給了顧悠悠,怕她無聊,還順手拿了本“武功秘籍”給她。
而后高啟便坐在灶臺邊看起了書,時不時聽從顧悠悠指揮彎腰添柴火。
約莫半個小時后,待火焰稍減,顧悠悠拿了兩塊沾了水的布,一左一右提起蒸爐的“耳朵”,把它從燃燒的灶臺中拿了出來。
蒸了半個多小時的蒸爐即便用了沾水的抹布,碰著也還是有些溫度,顧悠悠小心翼翼地打開爐蓋,里面嫩黃的綠豆仁兒早已蒸得十分柔軟,爐蓋一打開,便散發出濃烈的綠豆清香。
顧悠悠趁熱用新買的搟面杖把蒸軟了的綠豆壓碎,碾成了可隨意變換形態的綠豆泥。
之后顧悠悠在面粉和糯米粉之間稍微猶豫一會兒,還是決定用自己最習慣最喜歡加的糯米粉。她今天吃芳華齋糕點時,明顯嘗出糕點里加了面粉,或許是這里的人做糕點都會加面粉,但顧悠悠覺得,做綠豆糕加面粉很影響口感。
她把糯米粉按比例勻進碾碎了的綠豆泥,接著用了平日高啟炒菜的那口鍋,往里面倒了買來的油脂,趁著火焰減小,便算充當了小火,待油加熱之后,便把綠豆泥倒進鍋里,高啟本想說讓他來翻炒便可,但想了想又沒說了。
這一個步驟對顧悠悠來說有些難度,她習慣了現代的煤氣爐,可以自己按鈕調節火候,然而這里需要添加或者減少柴火來控制火候,一不小心火大了,便有些綠豆泥被炒糊了。
好不容易翻炒完,顧悠悠把炒完的綠豆泥倒進盆子里,看著原本嫩黃的綠豆仁有的黑了一片,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然而她沒有選擇直接放棄這些糊了的綠豆泥,而是把焦了的部分取出來,留下嫩黃的部分,加入了細糖,又倒了少量蜂蜜,耐心地揉搓待到完全融合。
最后她再將豆沙和綠豆泥按比例分勻,開始把綠豆泥加進豆沙捏成團。
她剛開始做,沒急著買多么好看的模具,而是直接買了最簡單最普通的方塊模板,把捏成團的一塊塊綠豆糕用模具按壓成了長方形塊狀。
至此,總算是做好了,除去糊了沒用的部分,原先的兩斤半綠豆糕和半斤豆沙,只做出了十三塊幼兒巴掌大小的綠豆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