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張椅子,十二張小桌子,三張大桌子,一個儲物架,兩個柜子,鍋,柴,茶,碗筷,盤子……”顧悠悠拿著本子,在古鏡一樓里外走動,一邊對著上面的字,看看還有什么遺漏的東西。
王進跟在她身旁,跟著掃了一圈后提醒道:“還差酒桶。”
顧悠悠猛地抬頭,翻了一頁本子,發(fā)現(xiàn)她竟然還真沒把這個記在本子上,驚道:“對哦!還得買酒桶!”
酒樓——顧名思義,那必然得有酒啊。
早在幾日前顧悠悠便在鎮(zhèn)中定下了一家酒莊,和莊家說好了古鏡以后的酒都由他家送來。
起初李雙倒是有說過介紹一些酒莊給顧悠悠認識,說是這些酒莊做的酒味道跟月牙樓的都差不多。
至于李雙沒介紹月牙樓的酒莊給顧悠悠,那是因為月牙酒樓百年老店,里面的酒自然不是從外面運來,而是獨家制作,僅此一家。月牙樓的酒很是出名,但即便月牙樓的酒不是獨家的,而是從別的酒莊運來的,顧悠悠也不打算用月牙樓的酒來做古鏡的酒,更別說味道和月牙樓的酒相近的酒莊了。
她如今已經(jīng)有了小昭這個上任月牙樓廚娘,糕點也跟月牙樓一樣,酒樓也是跟李雙租的,要是連酒的味道都差不多,那古鏡真的就成月牙樓的分身了。
因此顧悠悠毅然試遍了鎮(zhèn)上和城中大大小小的酒莊,還讓王進有空也一起試一下別家的,最后終于敲定了鎮(zhèn)上離古鏡稍微遠一點的一家小型酒莊。
這家酒莊釀的酒香味甘醇,入喉辛辣卻不失甜感,顧悠悠和云淮王進他們一致認可這家酒莊的酒。
至于顧悠悠為什么沒用自己做的酒——
時間太趕,她那些葡萄酒現(xiàn)在都還不到開封的時候,而她出了葡萄酒之外又只會做米酒,這樣一來還不如跟別人買現(xiàn)成的,省時又省力,還不用承擔她做的酒不合客人口味的風險。
顧悠悠又花了一天,仔細盤點著明天開業(yè)要用到的東西,缺了什么就補上,又檢查了一遍剛送來的橫幅和牌子。
“明天古鏡就要開業(yè)了,各位明天八點……咳,辰時到這里,準備好了就可以開門迎客了,希望各位莫要延時哦。”在事情都安排妥當后,顧悠悠站在一樓大廳中,對古鏡的“新員工”們仔細囑咐著。
古鏡的員工有:兩名廚師,一個是二十多歲的小伙子,叫小梁,另一個就是小昭,還有兩名跑堂的伙計,王進也是大伙計兼臨時掌事,顧悠悠沒時間在柜臺收錢結(jié)賬的時候,就由王進來,還有兩名打雜的伙計,兩名洗碗的婦人。
李雙在知道顧悠悠的人員布置之后,還笑話她是不是對“二、兩”有什么執(zhí)念,怎么每個崗位都安排兩個人,出了跑堂伙計多出一個王進。
顧悠悠一聽就想還真是,但她也沒打算改,要雇多少人,還是得看到時候古鏡的生意怎么樣,如果忙,自然是要擴充人數(shù)的,可要是生意不是很好,那些這人已經(jīng)綽綽有余了。
明天古鏡就要開業(yè),小昭今天就離開了月牙樓,來古鏡熟悉了一下工作環(huán)境,此時就站在小梁身邊,聽了顧悠悠的吩咐便笑著表示記住了。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應(yīng)下。
王進抱著胳膊百無聊賴地站在一旁,兩名跑堂伙計雖然知道他只是臨時掌事,卻也明白古鏡的頭把交椅是顧掌柜的,第二把交椅也許就是王進了。
吳三笑著用胳膊肘捅了捅王進的手臂,道:“王哥,明天要是我有什么疏忽的,麻煩多指點指點啊。”
錢志見狀也跟著應(yīng)和。
王進有些意外,轉(zhuǎn)頭看去,轉(zhuǎn)念一想就明白他們?yōu)樯秾λ鲃邮竞昧耍袅颂裘迹坏溃骸岸际莿傔M來的,咱們都沒什么區(qū)別。”
吳三仍是笑,說那還是要請王哥多多關(guān)照啊。
王進就不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