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深紅淺紅,團團艷紫夭粉,在亭臺水閣間蔓延開去,遠處,明凈如藍琉璃的天空,一絲流云也無。
曦華挽著蘇媺的手臂,嘰嘰呱呱地說笑著,似串串銀鈴,灑落一路。
十幾名宮女內(nèi)侍,有的拿著裝了茶具的精細籐箱,有的抱著繡花軟墊、痰盒、香扇,浩浩湯湯地跟在后面。
花照身后,綴著個小眼圓臉的小丫頭,手里提著個大紅漆食盒,里面是小膳房新作的玉蘭餅,正一邊比劃,一邊跟曦華說那餅有多香“……膳房里都是玉蘭露的味兒,竟不像做吃食,倒像是蒸花露了!”
小丫頭是新選上來的,不過十歲出頭的年紀。慶妃見她長相討喜,又有幾分伶俐,把她從粗使丫頭里提了上來,撥到曦華身邊服侍,不過是為了讓曦華高興,多個陪她玩耍的人罷了。
她原叫榴花,曦華嫌這名字俗氣,想了好半日,改叫鸝影。
只聽曦華跟她玩笑道“你說得這般香,可見是個饞的,是不是在小膳房偷吃了?”
鸝影嚇得一縮脖子“公主明鑒,奴婢怎敢偷吃公主的點心,叫嬤嬤知道了,可是要打板子的!”
眾人都笑起來。
鸝影服侍曦華時間不長,想是在尚宮局學規(guī)矩時,嬤嬤們管教嚴格,記憶深刻,如今雖分到主子身邊服侍了,還是言必稱“嬤嬤”。
鸝影見曦華也哈哈笑了,放松下來,左瞧瞧右看看,又討好地加了句“這也是蘇小姐說的那個什么古方子好,膳監(jiān)大哥手上、身上都香噴噴的,可沾了光了。”
曦華被她逗得直樂,連蘇媺也忍俊不禁,一眾宮人熱熱鬧鬧地擁著二人朝探春亭而去,卻見斜刺里又走出一群人,個個趾高氣昂,一打眼望去,足有近三十之數(shù)。
“真是晦氣!”曦華嘀咕一句,一旁蘇媺已帶人齊齊施禮“拜見二公主,公主安泰!”
走在前面的靈閶住了腳,上一眼下一眼地,看了曦華半晌,忽然,竟幽幽嘆了口氣。
她慢吟吟地道“妹妹年紀不小了,也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瞧你方才,挽胳膊扯袖子,跟個奴婢說說笑笑、沒上沒下的,哪里有個公主的樣子?”
曦華瞪圓了眼睛,見鬼似地看著靈閶,宣頤宮一眾宮人也露出驚奇的神色來。
素日里,靈閶從來不曾在曦華面前擺姐姐的款兒,不是她不想,而是擺不起,既沒有膽量,也難有底氣。
她今日此舉,乍一聽好似翮貴妃的口聲,卻是形似神不似。
雖然做出個語重心長、好心規(guī)勸的樣子,卻學不來翮貴妃嘴甜心苦卻義正辭嚴的氣派,反倒顯得拿腔作勢。
蘇媺不動聲色地打量靈閶,見她竭力壓抑著眼底的興奮,也心中納罕,不知她今日這番做派,所為何來?
卻看靈閶拿帕子抿抿鬢角,又撫撫衣袖,一臉云淡風輕地,接著道“女兒家應(yīng)當‘貞靜清閑,行己有恥’,妹妹往日竟全不放在心上。我做姐姐的教導你幾句,也是應(yīng)該的,還望妹妹聽我一言才是。”
此言一出,蘇媺心下了然,不由眉心微蹙。
那日在碧螺亭,曦華一時氣急,把婷宜好一番訓斥。
待回了宣頤宮,蘇媺屏退宮人,半是勸解、半是批評地道“你的火氣也太大了些!婷宜才幾歲?能懂幾個道理?你越是高聲大氣,她越是怕你。你既想她學好,便該耐心些。旁人不提,你做錯事的時候,皇上可曾這般疾言厲色地訓斥過你?”
曦華心下后悔,卻嘴硬道“我一想起她有那么個母妃,就煩得很!哪有那個耐心去應(yīng)付她?”
蘇媺微嘆,似帶了一點兒傷感“宮里人人都覺得衛(wèi)良則不堪,可婷宜不會這么想,那到底是她的生母!何況,衛(wèi)良則做過什么,都與婷宜無關(guān)。她畢竟是你的親妹妹,倘若皇上知道今日之事,縱然嘴上不說,心里豈不難過?”
曦華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