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向前推進。
一個二層的酒樓上,屋內二樓堆滿了手持強弓硬弩的士兵。
“都給我打起精神來!待會公孫瓚過來,定要將其射殺!”一個頭領模樣的人吩咐道。
此處,便是馬秀留下的后手,同樣也是馬秀布下的殺招。
先前做出的所有,諸如打開城門、設置陷阱等,都是為了這些埋伏在此處的弓弩手做準備。
若是能夠成功射殺公孫瓚,那馬秀的一切努力便沒有白費。
這首領下令后,所有屋內的弓箭手都是聚精會神,凝神屏息的等待著即將到來的公孫瓚。
他們心明鏡一樣,只要能射殺公孫瓚,今后便有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
不僅是他們自己,子孫后代和家人親族也會跟著沾光。
這樣的大好機會擺在眼前,他們怎能不好好珍惜?
怎么能區分誰射殺的?很簡單,看看箭矢上刻的名字即可。
正在行進途中的公孫瓚突然被一股濃濃的危機感包圍,公孫瓚立即提高了警惕。
因為在數年的征戰當中,這種危機感多次救了公孫瓚的性命。
這是一種玄之又玄的感覺,可能是本能反應,也可能是其他。
公孫瓚橫過馬槊護在身前,同時高聲下令道“白馬義從,列陣!”
“諾!”一眾白馬義從齊齊喝道。
當然了,此白馬義從非彼白馬義從。
這支白馬義從是公孫瓚來到并州后新創下的,雖然組成人員同樣是身經百戰的老兵,但人數上便不可同日而語了。
三百白馬義從和三千白馬義從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公孫瓚也沒什么好辦法。
窮極整個并州,公孫瓚才勉強搜羅到三百白馬,而且這三百白馬義從只能做到一人一騎,連個換乘的戰馬都沒有。
公孫瓚不知道的是,先前的白馬義從已經擴軍至五千;
其統領,便是白馬銀槍趙子龍。
公孫瓚下令后,三百白馬義從立即將公孫瓚護衛在中央,警惕著注意著四周的動靜。
雖然這支白馬義從是新組建的,但其組成成員大多都是跟隨公孫瓚的百戰老兵,他們隨時可以為了自家主公付出生命,無怨無悔。
但這三百白馬義從,能夠擋住即將到來的冷箭么?
答案是未必。
雖然三百白馬義從驍勇善戰,經驗老道,但白馬義從的兵種是輕騎兵,所以這三百白馬義從不會配備盾牌。
在沒有盾牌的情況下,輕騎兵就算以身擋箭,也未必能護住公孫瓚。
畢竟箭矢是從高空仰射的,而非平地直射。
在這種情況下,公孫瓚能否保住性命,就全都得看他的造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