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的力量的,李永言很快就知道蘇衛的動作了。
但是李永言卻沒有辦法阻止蘇衛的動作,州城外還有銳兵和騎兵,以及十萬晉軍。
要是出了州城,寧軍現在的兵力也不見得就能占便宜。
畢竟寧軍在上次戰斗中把騎兵都丟的差不多了。
蘇衛留下了三萬騎兵,對付七八萬步兵,沒有什么壓力的。
很快蘇衛組建了一支由寧人組成的軍隊,總兵力十五萬,由童雨伯來指揮這支軍隊。
其他人也沒有什么意見,由寧人組建的軍隊在短時間不會有什么戰斗力的。
而江力那邊同樣也組建了一支十五萬人的寧人組成的軍隊。
這下蘇衛手上就有了六十多萬人馬,兵力比起李永言多了不少。
當州的寧人本來對晉軍的大舉入侵十分的憤怒。
但是蘇衛宣布了將稅收降低一部分之后,各地的反抗立刻就低了不少。
這一幕讓寧國朝廷氣的夠嗆,但是寧國朝廷卻不能降低稅收啊,否則現在拿什么打仗?
李永言十分的煎熬,蘇衛卻不著急,不緊不慢的訓練新征召的軍隊。
如此過了一個月之后,當州州城就沒有多少糧食了。
畢竟之前寧軍都覺得己方兵力眾多,晉軍不可能快速進城才對啊。
結果現在外面的糧食運不進來,州城多了這么多的軍隊,結果把州城的存糧都消耗的差不多了。
這引起了城內寧軍的恐慌。
甚至有寧軍開始搶城內一些有存糧的人家,李永言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大軍需要糧食,他又提供不了,如果強力壓制的話,很可能激起反抗。
到時候恐怕都不用城外的晉軍進攻了,寧軍自己都能把自己打敗……
不過李永言也知道,這樣下去也不是長久之計啊,城內就那么多糧食,搶完了之后呢?
可是寧國朝廷卻無法抽調援軍過去,畢竟晉軍大司馬程千墨指揮的人馬也很多,寧軍和諸國的援軍已經被緊緊吸引住了,根本無力分兵去支援的。
除非寧軍主動放棄幾個州,縮減防線,寧軍才能集中足夠的兵力去支援。
然而寧國朝廷又不愿意丟掉哪怕一個州。
朝臣們在朝堂上吵成了一團,寧國朝廷的決策遲遲定不下來……
當州的州城最后還是沒有守住,蘇衛挖了上百條地道,將城墻炸開了幾個可供大軍進入的缺口,六十多萬晉軍一口氣進了城,和寧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
之所以挖上百條地道,主要是擔憂寧軍的破壞,李永言是不會看著晉軍在那安穩的挖地道的。
最強之無雙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