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部分士兵是以數字為代號作為識別。
蘇衛干脆給這些士兵取了中原的名字,這樣這些人以后都不會記得他們國家原來的文字了……
對于蘇衛這支突如其來的敵軍,塔克王國內部的意見有些不統一。
元老院中為此吵成了一片。
元老巴赫屬于激進派,認為應該調集重兵,迅速消滅蘇衛的軍隊。
雖然塔克王國還沒有做好準備,但是總比遠道而來的其他陸地上的國家的軍隊比起來,總要好的多吧?
而元老霍爾特則認為塔克王國不用立刻出兵,而是借用一下幽巖王國的力量比較好。
現在蘇衛所占據的地盤說起來都是幽巖王國的地盤,如果能夠鼓動幽巖王國那些城邦聯合出兵對付蘇衛的話,是一個最好的結果。
這么打下去,不管誰輸誰贏,對塔克王國都是有利的。
而塔克王國也正好趁著這段時間準備,等蘇衛和幽巖王國打完了,雙方都是實力大損,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巴赫對此不以為然,如果幽巖王國那些人有決心收復失地,哪里還需要別人鼓動?
這個計劃聽上去很美,根本沒有什么可行性的,幽巖王國的那些人估計都是保持這掃自己門口那點雪,收復失地?這還是算了吧!
就目前看來,里特家族、羅德尼家族、庫克家族、巴萊王國都對蘇衛示好了,就能說明問題。
你想坐收漁翁之利,別人也不是傻子,能讓你得逞?
隨著爭吵的進行,巴赫的看法逐漸成為了主流了,元老院的三百元老有兩百多個都支持巴赫。
剩下的那些元老也不是支持霍爾特的,還有一部分屬于中立的,誰都不支持。
可以說是巴赫的建議就要通過了。
為此霍爾特沒少在背后說巴赫的壞話,比如說巴赫只能當一名百夫長之類的話,還有巴赫見識短淺之類的話。
可是這種話說幾句沒有啥問題,說的太多了,總會傳到別人的耳朵里。
這傳來傳去,就到了巴赫那里,巴赫可不是什么大度的人,聽到這話就十分的生氣,以后可沒少給巴赫添堵的。
當然,這兩名元老吵的如此厲害,并非僅僅是他們說的那些理由。
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不能擺在明面上的。
而這部分原因才是最重要的。
擺在明面上的愿意,都是為了塔克王國考慮,是可以光明正大的說出來的。
而后一部分原因,主要是考慮到了他們個人及其部下的個人利益,所以不能擺在明面上說出來。
當初首先率部入侵幽巖王國的元老是霍爾特,當初霍爾特在入侵幽巖王國的時候,也是一個急先鋒,為此制造了一系列借口栽贓幽巖王國,發動了戰爭。
霍爾特也正是靠著這些功勞,讓霍爾特在塔克王國中地位、實力都大幅度增加,遠遠的超過了其他的元老。
現在霍爾特反對擴大戰爭,也是出于不想讓其他的元老增加實力、地位的考慮。
當然這種想法是不能說出來的。
巴赫則屬于迫切想要通過戰爭獲得地位、實力的這種元老,當然要提議調集重兵動手了。
當然在塔克王國中像巴赫這種元老是很多的,所以巴赫的提議得到了很多元老的支持。
霍爾特如此激烈的反對,也是怕巴赫通過戰爭獲得的利益太大,影響他那一系人在塔克王國的利益。
當然霍爾特的反對注定不會有什么結果的。
畢竟大家都是元老,相互間實力雖然有差異,但是明面上,元老院中的每個元老都是平等的。
都是可以說話的。
而且那些實力差一些的元老數量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