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古奇,萬萬沒想到,我會得一種叫做‘國宴恐懼癥’的病癥。
尤記得秦王殿下初至秦川之時,首開國宴,便主動為秦川大旱捐糧十萬。
有秦王殿下以身作則在先,眾位秦川世族,無一例外,紛紛捏著鼻子大捐特捐。
當時抱的態度就是,秦王殿下初至秦川,花錢買買平安罷了,犯不著為這點事惹了這位一國之君。
于是首次國宴,就這么花錢消災般安穩度過。
當時眾位秦川世族之族長家主們,還都在心中想著,這新官上任三把火,沒想到捐點糧草就這般平安度過了。
不過也是,畢竟這秦王殿下也才不過十二歲的少年藩王而已,就算再怎么燒,還能把整個秦川郡都給點了不成?
再加上首次國宴之后,秦王殿下莫名其妙,一聲招呼也不打的,徑直便去巡視什么邊關去了……
這一走就更是足足三月之久,自是令所有秦川世族,在心中都大感輕松一般長松口氣。
看來這日子,有沒有這位秦國之主的存在都不會有多大變化了啊……
然后在秦王殿下回返漢陽之后,第二次以慶祝賑災濟民大功告成為名之國宴,便正式召開了。
此次國宴之中,雖美酒佳肴,玉盤珍饈盡皆齊全,然而秦川眾族,卻寧肯希望像第一次國宴一樣,那般粗食淡飯,簡陋異常。
只因這第一次國宴只是要錢,但這第二次國宴卻真真是要命啊!!
一道‘攤丁入畝,地丁合一’之稅改之策一出,無異于是去了整個秦川世族半條命啊!
尤其秦王殿下更是埋伏甲士,當場將五位族長以強硬手段斬首示眾!
這令這次國宴,無疑成為了眾位秦川世族心中久久難以抹去的陰霾……
于是在秦王殿下的鐵血手段之下,一眾秦川世族們戰戰兢兢的參加了第三次秦國國宴。
但出乎意料的是,第三次國宴竟波瀾不驚,不僅未發生任何流血事件,反而令秦川眾族大感驚喜!
只因秦王殿下不僅賞賜眾世族西域奇物不說,更是當眾點了兩位世族子弟為茂才,直接舉薦朝廷,甚至于當場委以重任!
如此所為,自是令一眾秦川世族們簡直大喜過望!
只因秦王殿下如此作為,顯然已經是三把火終于燒完了啊!
那些不聽話的世族都已經淪為昨日往昔,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而至于現今所剩的這些世族,總算是熬過了新官上任這三把火啊!
即便已經被燒了個七七八八,但最起碼還可以勉力維持下去,總比身死族滅的下場好太多了。
于是在第三次國宴之后,還殘存的秦川世族們,也終于是放下了心,再也不用擔心秦王殿下突發奇想,又整出什么幺蛾子來了。
如此一來,平靜的邊郡生活總算是要恢復往常了啊。
直至,第四次秦國國宴的到來……
而正是這次國宴,卻令一眾六七十歲的族長家主們,才忽而意識到自己還是太年輕了……
當秦王殿下公布日后秦國,選拔官吏將由科舉制代替察舉制,不以出身而囿,只以才學而論之后。
整個大殿之中,盡皆無言,鴉雀無聲……
眾位族長家主們正欲開口,但又忽而想起秦王殿下儒雅隨和,和藹可親的行事作風……
于是紛紛明智住口,當場用稀稀拉拉,卻又顯得異常熱鬧的掌聲以作回應。
于是在一派祥和,主賓盡歡的歡快氛圍之下,秦國科舉制正式公布,且在國中開始推行!
但是當科舉制正式落地實施之后,趙政卻才忽而發現,威脅強迫……哦不,是用心感化這些秦川世族們同意科舉制,只不過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