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地利維也納國際機場起飛,經過了九個多小時的飛行,最終直達京城機場。
起飛時間京城時間早上7點半左右,落地時,已經是下午五點鐘,鄭謙等人悄無聲息的落地,經過一番聯系,上百號人乘坐上幾輛大巴車,依次前往軍藝院校。
天色即將入夜,然而,這一刻,整個軍藝校園卻是燈火通明。
學校門墻上,有紅底白字的巨大橫幅在密密麻麻的張貼著,上面寫著“祝賀軍藝院校交響樂團歐洲巡演圓滿收官”等字樣。
而在學校門前,兩名副院長正率領著上百位師生干部,正在愉快的接受媒體的采訪,對于即將歸來的軍醫交響樂團,進行表揚和肯定。
軍藝共有一位正院長和兩位副院長,樓澤的父親樓慶春便是鄭院長,往日里深居簡出,學院政委也是一樣,所以一般事務都交由兩名副院長處理。
這次軍藝交響樂團在歐洲巡演取得了極大的反響,國內外媒體紛紛報道,也讓軍藝名聲大噪,如今演出團回歸,自然是要為交響樂團進行慶功的。
該消息也透露給了媒體,所以,雖然已經到了傍晚,但依然有十多家媒體來到軍藝院校,準備第一時間對軍藝交響樂團進行采訪,除此之外,這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更改國籍事件的主人公鄭謙,也在回歸的隊伍當中,自然就成為了最吸引媒體注意的焦點。
當四輛大巴出現在街頭,依次停靠在學校門前的時候,師生們都興奮的行使注目禮。
當樓澤、廖敏、鄭謙等人從車中走下時,現場頓時便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媒體也迅速上前,一時間,鎂光燈不斷閃爍。
整個交響樂團的學子們,此刻臉上盡管都有些許疲憊,但興奮之情卻是溢于言表,每個人眼中都有一股榮歸故里的驕傲和自豪感。
指揮宋輝明更是激動的直接流出了眼淚,他是第一次出國,沒想到接連輾轉了那么多個國家,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現在回想起來,依然感覺很不可思議。
此時,樓澤下車,帶著鄭謙、廖敏依次跟學院領導們握手。
副院長張恒面對記者的采訪,欣慰的說:“我們軍藝學校的學子前往歐洲巡演取得了巨大成功和反響,我們學院的全體師生都為他們感到驕傲。這一去,征途如虹,不僅展現出了我們軍醫院校的氣勢,也為我國樂團事業掀開了一個嶄新的篇章,當然,能取得這些成績,也離不開國家的支持,感謝國家的栽培,衷心祝愿我們偉大的祖國繼續繁榮昌盛,同時,也讓我們向所有外出巡演的學子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鼓掌!”
現場頓時掌聲雷鳴。
樓澤、廖敏作為此行的主理人也接受了媒體的采訪,當然說的也都是一些客套話。
直到話題遞到了鄭謙面前,現場原本熱熱鬧鬧的氣氛,在這一刻就猛然一靜。
“鄭謙,你出國這段時間,國內關于你的一些爭議,你可直到?”有記者出聲問道。
鄭謙看著面前的話筒,笑了笑,開口道:“我知道。”
“你在沖浪網的回復是真的嗎?”
“是真的!”
旁邊,廖敏從背包里鬧出了鄭謙的護照,用手擋住了其中的個人信息,只是露出了頭像和國徽,看著那名記者:“還有什么問題?”
那名記者睜大眼睛看了一眼護照,立即點頭道:“我們其實都相信這是栽贓和污蔑,而且調查結果也顯示出來了,這應該是鏡外勢力的抹黑,最開始出現這條消息的網站,注冊地是美國,看來,這是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
鄭謙看著那名一臉堅定的記者,忽然出聲問道:“你是哪家媒體的?”
那名記者愣了一下,而后把脖間懸掛的工作證件往鄭謙面前晃了一下:“我是《京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