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了京城,剛剛落地,萬峰就被機場外的環境給震住了,上次來京城還是近一年前,然而僅僅過了短短一年時間,整個京城的建設和人文風貌似乎都有了巨大的改變。
許多高樓大廈節次鱗比,雖然不如香港那般密集,但已然初見國際化的規模,最重要的是恰逢春季,到處可見的綠植,跟歐洲國家的基建完全不同,讓萬峰一度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覺。
這就是基建水平后來居上的好處。
一路坐著計程車,看著窗外的風景,萬峰不由得跟助理莎莉感慨道:“難怪公司的大戰略方向開始轉移到內地,我現在已經能夠感受到了內地蓬勃向上的活力,這和香港如今的死氣沉沉完全不同,就連路人的精神面貌都充滿了活力。”
&ndp已經超過了法國,跟英國、德國的差距不大,可能明年就超過了。”
萬峰頷首,他突然有點理解當初鄭謙在辦第一次亞洲巡演的時候,就算拋棄掉臺灣市場,也死活不肯放棄文工團的身份。
臺灣畢竟是亞洲四小龍之一,與香港相比也不遑多讓。
然而即便如此,鄭謙也根本不屑一顧的樣子。
如今看來,龐大的內地市場,的確可以完全滿足大多數內地藝人的理想水平。
但這樣一來,似乎就缺乏了開拓國外市場,增大國外影響力的動力。
這和曰本市場有些相似,因為龐大的消費市場,可以讓曰本的藝人完全沒考慮進軍國外的工作。
而另一個極端就是韓國了,因為相關政策的頒布,導致國家全力發展文娛產業,這導致韓流在整個亞洲各國到處肆虐,無數人神受影響,向往韓國文化,所謂距離產生美,這也間接刺激了韓國的旅游業發展。
當然,韓國并非除了文娛一無是處,曾經的漢江奇跡也證明了其潛力。
后來,為了培養國民文化自尊,從根源處還是切斷與宗主國的聯系,“去漢化”運動在今年達到了頂峰,首都漢城改名首爾,除了在身份證上還保留漢字之外,其他到處能看得到的地方,幾乎都變成了韓文,這導致新一代的韓國青年如果不是漢語言專業,甚至連韓國的歷史都看不懂。
因為韓國的歷史幾乎全是用漢字書寫的。
在這樣的狀態下,許多漢文化沒有了解釋的源頭,自然會被韓國人理想當然的認為是自己獨有的文化。
事實上,韓國不僅盜竊漢文化,連曰本文化也進行了剽竊,在飲食上、地理上以及歷史商都進行了大規模的篡改,后來愈演愈烈,各種申遺,以至于后來流行了一句玩笑話,中日友好靠韓國。
這種到處剽竊文化的樣子,全世界都看在眼里,然而叫不醒的韓國人依舊變本加厲,和他們在許多運動會上的表現如出一轍,為了勝利可以毫無底線。
這種畸形狂熱,說到底還是因為文化的缺失。
韓國“去漢化”運動是一把雙刃劍,但總都來說,對于扶持民族盲目自信,還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
萬峰按照悅享傳媒的地址,來到了君利大廈,望著一抬頭幾乎看不到頂端的大樓,萬峰心底再次感慨起來。
這比香港環球唱片公司的辦公點還要氣派。
“我現在有點鄉下人進城的感覺。”萬峰開玩笑似的說。
莎莉頓了頓,說:“香港房價也不是京城能比的……”
京城現在房價大多都在一萬左右,但香港黃金地段卻已經達到了十幾萬,這就是差距。
但京城的發展潛力也絲毫不比香港差。
意識到這一點后,萬峰就有意的開始大量京城的房產,想要入手一套,坐等升值。
兩人按照預約時間抵達了悅享傳媒公司,被前臺客氣的領導了等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