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鄭謙是在莫高窟游玩,《絲綢之路》的導演蘇城南表現的就很熱情,直接就給丁寧放了兩天假,讓丁寧好好的帶著鄭謙在附近的月牙泉、玉門關等地游玩。
這樣也有時間讓劇組的編劇好好為丁寧的角色戲份重新梳理、加戲,同時也是讓丁寧好好調整心態(tài),方便回來后直接開拍。
理由是冠冕堂皇的,丁寧連拒絕的理由都想不到,因為她和同學們這幾天已經在附近逛過一遍,所以對當地的景色還是有些熟悉的,再加上鄭謙的確幫助她解決了很多問題,丁寧自然是連連答應。
鄭謙原本是想離開莫高窟,直接前往青藏的,恰好碰到了丁寧,心生感慨,于是在導演蘇城南的撮合下,兩人便換了身裝束,從劇組出發(fā),一路前往附近的一些知名的景點游玩。
丁寧才二十歲,給人一副弱不禁風的錯覺,但眼神里的堅定卻能讓人輕易的知道其內心的剛強和不簡單,一身白色棉衣和黑色牛仔褲,腳踩著一雙黑色的棉靴,快步走在鄭謙前面,嘴巴也沒聽著,一直解說著當地的金色,并且不時的回過頭來看鄭謙,等待一會,那目光柔和,像是擔心鄭謙要走丟了似的。
和丁寧的快步行走不同,鄭謙走路是很緩慢的。
他以閑散的心情逛一逛這些著名的景點,手中的單反相機也一直沒有聽著,看見各種絕美的風景都要駐足觀看、拍攝一番,是個典型的游客心態(tài)。
丁寧只能駐足腳步等待,等鄭謙拍完了一處風景后,才微笑道“謙哥,你去過清海湖嗎?”
“還沒有。”鄭謙一邊說著,一邊低頭看鏡頭里的風景,心中不由得為這神秘的莫高窟的景色所感嘆,千年文化傳承,果然有非同一般的魅力。
此時兩人正在最著名的景點“千佛洞”。
那些佛像栩栩如生,有的伸開雙臂,像是在迎接客人。
有的輕撫琴弦,低吟淺唱,面現微笑。
有的則邁開大步,目光堅定。
有的目光惆悵,似乎在獨自落淚。
有的長發(fā)飄飄,奔向天邊。
有的輕落人間,漫天舞蹈。
在這其中,鄭謙還看到了敦煌壁畫上的“飛天”,也就是丁寧飾演的那尊“飛天”神佛。
在這里,“飛天”不只是一種姿態(tài),
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
不僅鄭謙看的嘖嘖稱奇,丁寧也是如癡如醉,哪怕是第二次親臨此地,依然給予了她極大的沖擊感。
“飛天是莫高窟的名片,也是本地藝術的標志。”丁寧像是一個導游,解釋說“這里是古建筑、雕塑、壁畫三者相結合的藝術宮殿,尤以豐富多彩的壁畫著稱于世,而且壁畫的容量和內容之豐富,是當今世界上任何石窟、寺院或宮殿都不能媲美的。我聽說很多作家、詩人都會來自來這里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并且已經有不少相關的名作現世,謙哥,我覺得你也可以試試。”
鄭謙笑了笑,看了看周圍不少因為“謙哥”二字而回過頭狐疑觀望的游客,“丁寧,以后就直接叫我哥吧。”
丁寧愣了一下,而后輕輕點頭“好的,哥。”
這聲哥叫的很小聲,甚至弱不可聞,鄭謙也沒在意,請路過的游客幫自己和丁寧合張影后,兩人便一同驅車前往了不遠處的清海湖。
丁寧很喜歡這里,湖水很是清澈,天空也是極美的,放眼望去,水天一線的美景,使得心胸都會開拓不少,之前被導演臭罵的委屈和難過,在這一瞬間似乎都要消逝掉了。
鄭謙也很是驚嘆,還沒下車,他都能從遠處感覺到了這里的不同,清海湖的湖水簡直比大海還要藍,或者說比藍天還要藍,并且湖面平靜,像是一匹無邊無際的藍色錦緞,純凈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