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是否重新開始游戲?」
「是。」
屏幕閃爍著,孩童隨手涂鴉一般的地圖,風格粗糙而混亂。
怪異的鋼琴聲,夾雜著噪雜的竊竊私語,以及細不可聞的鍵盤聲,緩緩在一片黑暗中鋪開。
宛如冰涼滑膩的暗河。
翟楠打開「謠傳概況」,開始細細梳理所得到的信息。
首先,第一個謠言是「名人謠聞」,擴散方式是在網絡上傳播,謠言的主要構成有三方面公眾人物+評論質疑+信任危機。
按照上一局的經驗,只要對應的使用唯一選項「置之不理,扭轉大眾視線」就能在前期基本遏制謠言的傳播。
第一個比較重要的轉折點應該是兩天后的第二次選項刷新,自己就是因為選擇了「追根溯源」,導致了謠言的第一次爆發。
現在看來,不同的謠言應該也有著不同的對應方式。
如果把不同類型的謠傳,都按照「擴散性」和「嚴重性」來描述的話,「名人謠聞」應該更加偏向前者。
首先,這種類型的謠言一般只會在網絡上傳播,并且,無論是網民對于名人負面消息的吃瓜心理,還是這種謠言產生的熱度,以及流量變現的經濟效益,都會使「名人謠聞」的擴散性在一段時間內達到一個駭人聽聞的程度。
也就是俗稱的玩梗和蹭熱度。
但同樣的,這種類似花邊新聞的謠傳不可能有多強的嚴重性,網民對這種謠言一般都保持半信不信的懷疑態度,所以辟謠也很容易。
而且,遏制這種謠言的最好方式,就是在它發展起來之前,同樣通過網絡渠道尋找一件更加新鮮、更加刺激胃口的事件轉移熱度。
翟楠選擇了「置之不理,扭轉大眾視線」,默默的等待著第三天。
「今天是謠言傳播的第二天。」
……
「今天是謠言傳播第三天。」
「傳播人數1。」
「信謠人數109。」
「知情者1。」
「謠言尚未發現。」
「傳播途徑和方式尚未發現。」
「謠傳根源尚未發現。」
謠言再次蔓延,在第一個小紅點的周圍瞬間蔓延出密密麻麻的紅點,宛如滲人的疹子。
只是這一次,翟楠就很淡定了。
經歷過上一局,數百萬上千萬人被謠言污染的局面,一百出頭的數目簡直是毛毛雨……
況且,只有一百多人相信的謠言,算不算得上謠言還兩說。
所以與其追根溯源,不如繼續轉移公眾視線。
說不定經過一段時間的轉移,第一個謠言就會自動胎死腹中了。
兩百多年前,一位名叫魯迅的文豪曾經說過,要用魔法來打敗魔法。
而且最重要的是,上一局試過一次都已經輸了,傻子都知道不能追根溯源了……
知道結果再逆推就是好,顯得條理清晰。
還有道理。
容易營造出一種主角智商上線的感覺。
真好。
翟楠選擇「花費重金,繼續轉移公眾視線,需求資金1000000。」
「今天是謠言傳播的第四天。」
「總人數40000000。」
「傳播人數1。」
「信謠人數136。」
「知情者1。」
「已發現謠言數目2。」
「傳播途徑和方式尚未發現。」
「謠傳根源尚未發現。」
果然有效!
雖然信謠人數還是上升了,但是比起一周目的6000多人來說,明顯是好的太多了。
翟楠激動的打開「謠言概括」,里面多出來一種全新的謠言。
「謠言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