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耶,這是登月直播?怎么這么清晰?
是啊,前兩次坎月探測器還那么模糊呢,這是技術又突破了?
現在直播技術這么好,清晰不是應該的嗎?我還感覺不夠超清呢,人家國際空間站都有4k直播了,看來國內還是不行。
嗯???前面的是不是對地面到太空軌道和到月球的距離有什么誤解?
一切信號的傳播都要靠天線和接受器的功率,國際空間夠大,可以裝大天線,而且距離地面夠近,所以畫質可以為所欲為,月宮二號已經不錯了,50噸,帶的天線足夠大,所以直播畫面才清晰一些。
沒錯,之前的小探測器自身重量都不夠,當然限制多,天線發射功率不夠,畫面根本沒法看,月宮二號已經好多了。
可我看幾十年前的美瑞肯登月視頻很清楚啊,說到底還是技術不行,別找理由了,丟人。
臥槽,敢不敢線下碰一碰,你個智障!
嗯,有人拿事后的錄像帶內容,甚至可能是電影畫面當直播畫面,確實智障。
哈哈,全國14億人,要是沒幾個智障,我們早沖出太陽系了。
好了,好了,怎么哪都有撕逼,專心看直播吧,這次任務意義非凡,如果能成功,之后的載人登月就輕松了。
每次發射直播,彈幕都是最熱鬧的,最開始基本分為祝福和貶低,其中夾雜著疑問,不過最后都會演化成撕逼。
當然,這些彈幕其實只代表一小部分人,真正的大多數都是默默的看著。
彈幕上是熱鬧,指揮大廳是忙碌,但是忙碌的有條不紊,各種數據持續不斷的傳回來,幫助工程師們判斷降落時機。
等到時機合適的時候,指揮中心就下了最終的命令。
“開始降落!”
這個命令下完,剩下的就看月宮二號自己了。
地月之間的通訊有延遲,而且單位是按秒算的,在那種緊張的降落過程,任何決定都要月宮二號的計算機自己計算并做決定,地面指揮中心根本幫不上忙。
“收起太陽能板!”
“降落發動機啟動!”
“開始減速!”
“……”
“著陸支架展開!”
“降落路線正常!”
“……”
“進入懸停模式!”
“……”
這次的直播畫面非常清晰,有月宮二號上邊的大功率天線傳輸信號,720的高清直播根本沒問題。
事實上月宮二號拍攝的實際畫面更清晰,只是傳輸功率不夠,壓縮了。
要是裝個更大的天線,功率再大一些,搞4k直播也沒問題。
關鍵是,得加錢!
主要是沒有那種超高清的直播需求,也就沒必要花那些錢。
有高清的看就可以了。
要看更清楚的,等以后,跟前兩次“坎月探測器”登月一樣,更清晰的圖像會一點一點傳回來,回來之后領航者公司會根據需要放出一定清晰度的視頻。
隨著登陸器越來越靠近月面,人們看到的隕石坑也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簡直沒有一個平整的地方。
當他們以為月宮二號要掉進那些隕石坑里的時候,他們的心都揪了起來。
“千萬別掉下去!”
“怎么辦?怎么辦?”
“臥槽,別別別,往旁邊挪一下啊!”
這個時候,月宮二號就像聽到他們的話一樣,畫面突然停了,真的往旁邊挪了挪。
然后聽直播里的工作日人員說道“進入精避障階段。”
“精確避障完成!”
“準備降落!”
呼~
還好,他們白擔心了。
其實任何一個無人登月任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