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去坎星之前,唐超的換衣方式還是傳統的,等從坎星回來之后,他的換衣方式就變了。
變得有些……令人羨慕。
像游戲里那樣變換衣服,以后再也不用花錢買衣服了,絕對美滋滋。
當然,他這身“新衣服”的成本,可能夠一般人買10輩子……啊,不,夠買100輩子、1000輩子的新衣服了。
說是衣服,他這身的定位其實應該是機械。
納米機械。
這個稱號還是沒錯的。
或者說準確一點,叫納米作戰服,是作戰用的,變形成普通的衣服只是順帶的功能。
就像《火星救援》里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生器取暖一樣,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機械的幫助下把熱量轉換成電能,但你用它散發的熱量順便來當暖氣……也行。
納米作戰服也是一樣,換裝什么的,只是它的附帶功能,真正的功能則是用作戰斗。
棒球帽、智能眼鏡、短袖體恤、智能手表、腰帶、短褲、運動鞋都是它的關鍵部件,當戰斗模式啟動之后,棒球帽會迅速向下覆蓋,跟眼鏡連接在一塊形成防護頭盔。
他最開始的資料是有近視的,所以帶眼鏡并不會有什么不妥,鏡片顏色就無所謂了,帶度數的太陽鏡多得是。
只不過在他幾次生命躍遷之后,戴眼鏡就純粹是為了偽裝了,現在則是為了輔助和防護。
智能眼鏡的鏡片是特殊材質的,防護一般的步槍射擊沒問題。
就跟他現在,甚至以后都戴帽子一樣。
納米材質的棒球帽,防彈性能也是一流。
畢竟被爆頭的話,他的腦殼也擋不住。
開啟戰斗模式,帽子向下覆蓋的過程中會膨脹變形,變成頭盔,形成多級的緩沖層,對腦袋進行方位保護。
其他部件也差不多,體恤和短褲迅速收縮,貼近皮膚的同時向裸露的胳膊小腿處延伸,覆蓋完畢之后進行類似頭盔一樣的膨脹,形成防護能力相當不錯的彈性黑色貼身作戰服。
整件納米作戰服的能源在腰帶和鞋子里,可以維持20個小時的續航時間,只運行戰斗模式的話甚至可以達到30個小時的續航。
之所以比動力裝甲的戰斗續航時間,甚至比平時的續航時間都長,那是因為納米作戰服沒什么多余的功能,除了智能眼鏡和智能手表的輔助能力,基本上可以看做一套防護能量很強的身防彈衣。
它的數據中心在腰帶里,主要作用就是控制作戰服“換裝”,還有換氣、主要防護位置替換等等。
其他的,靠唐超自己的肌肉驅動。
所以換裝的過程最耗電。
一旦確定了某種模式,就和平時穿著衣服沒什么兩樣。
地球上也有防彈級別非常高的防彈插板,只不過重量太大,士兵穿上之后根本就不好活動,但是唐超不一樣,他的生命經歷過好幾次躍遷,身體狀況已經遠遠超過了人類,哪怕扛著最高標準的防彈衣,還是身版的都沒問題,更別說這套納米作戰服了。
作戰服從頭到腳重40斤,加上唐超躍遷之后200斤的體重,之前上車的時候把車身往下壓一壓完沒毛病。
不過唐超不會完拿這套納米作戰服當真正的作戰服用,它的作用只是臨時的,只要支撐到他接近動力裝甲就好了。
動力裝甲在旁邊,納米作戰服就是內襯服。
動力裝甲不在旁邊,納米作戰服可以讓他在偷襲中保命,然后去尋找動力裝甲。
這就是他“釣魚”的準備之一。
換好衣服,就和林氣閑他們一塊出門了。
作為《鋼鐵之源》的創作者,別看林氣閑和董晨是動畫方面的人手,但游戲展會他們也可以來。
不過唐超對他們說道:“到時候你們就在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