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躺在床上時還胖。
因為這個時候,人的身體各部位沒有任何的重力差。
這種現象就是“太空浮腫”,這是一個人在太空會出現的“正常”現象,因為當人處于一種失重狀態時,首先發生改變的就是人的血管里流體靜壓消失。
這時人就會產生面部浮腫,伴有頭脹的感覺。
這可不是小品里騙人買拐,然后說一些胡話,讓人感覺自己的臉越來越大那種事,這個時候是真的大。
臉大算輕的,有的時候甚至會出現尿頻的情況,那是因為人的身體感知到胸部和頭部體液充盈,給感受器官一種體液過量的虛假信號。
那時候內分泌系統便自動對身體進行調節,將部分體液以尿液形式排出體外,所以人就會出現多尿現象。
現在馬達和江海感受到了“重力”,身體內的體液再次開始分布,順著重力向下,面部充血自然感覺好了一些。
事實上模擬重力艙現在的重力并不大,只有0.2G,約等于地球重力的五分之一,比月球重力還要大一些,也合適宇航員現在的情況。
宇航員在太空待了一段時間,猛地感受約1G的地球重力肯定會有一些不適應,現在0.2G還差不多,宇航員可以很快適應,但又可以產生一定的重力效果,減輕失重環境對身體的不利影響。
就是現在遠達不到設計中的0.5G模擬重力,這是因為組合之后的航天器質量為170噸左右,85噸重的模擬重力艙占了一半質量。
這還是因為星空客棧商用后,領航者陸陸續續往里邊搬了點東西,增加了5噸質量,讓兩者在質量上達到了平衡,要不然模擬重力艙的質量比星空客棧還大。
為了防止意外,所以模擬重力艙的轉速比較慢,等找到一個更大一點空間站對接一下,它的轉速就可以再稍微提一提了。
轉速稍微提一點,它的模擬重力就可以加一些。
地球軌道上總共只有四座空間站,一座就是領航者的星空客棧,再就是天宮空間站、國際空間站和充氣空間站,如果現在想對接,那肯定是天宮空間站最合適。
為什么呢?
因為之前的計劃就是這樣的。
所以很快人們就發現天夏的天宮空間站竟然變軌了。
明面上的航天設備位置都是公開的,只要你想查,你隨時可以查到,所以天宮空間站的位置一變動,一些人就知道了。
這些人把消息往外一發,很快就有大量的人知道了。
然后他們就發現天宮和星空客棧的位置在變近!
“它們要對接?!”
“我靠,天宮空間站和星空客棧絕對要對接,它們要合體了!”
“好家伙,太空合體什么的我最愛看了,空間站果然還是越大越好!”
果然,就在觀眾們的見證下,天宮空間站就和星空客棧完成了對接,順利合體成了一個重達280噸左右的空間站。
這樣一來,模擬重力旋轉艙得“配重”就達到了將近190噸,相對于之前幾乎1:1的質量比,現在已經達到了2.2:1,感覺還行。
對接完成,并且檢查沒可題之后,模擬重力旋轉艙的轉速就增加了,同時“重力”也達到了0.3G,將近地球重力的三分之一,宇航員們可以更好的在里邊活動了。
這里說的宇航員當然包括天夏的三名宇航員。
“哈哈,重新感受到‘地面’,這種感覺還真不錯。”
宇航員們開心的說道。
“我們人類終于在太空站穩腳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