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夏做大計劃的時候都喜歡搞多步走,尤其是“三步走”戰略深入人心。
探月三步走是這樣,載人航天三步走也是這樣。
探月三步走是“繞、落、回”三個探月階段。
第一步是發射月球探測衛星,突破至地外天體的飛行技術,實現月球探測衛星繞月飛行。
第二步就是實現月球軟著陸,最好是攜帶月球巡視勘察器,進行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測的那種。
天夏的第二步做的非常成功,不僅把月球“正面”降落探測了,連“背面”也降落探測了,成了第一個把探測器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國家。
第三步是發射月球軟著陸器,突破自地外天體返回地球的技術,進行月球樣品自動取樣并返回地球,然后在地球上對取樣進行分析研究,深化對地月系統起源和演化的認識。
這三步是探月的三步,之后就是新的載人登月計劃,本來載人登月的步驟也不少,先登上插旗,再尋找合適的基地建設地點,最后建設月球基地。
但是因為領航者的加入,載人登月計劃直接一步到位了。
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第一步就上人了,分為發射無人和載人飛船,將航天員安地送入近地軌道,進行對地觀測和科學實驗,并使航天員安返回地面。
第二步是多人多天太空飛行、航天員出艙在太空行走、完成飛船與空間實驗艙的交會對接等。
第三步就是建立功能相對齊的多艙室載人空間站,允許航天員和科學家長期駐留進行空間科學實驗。
這三步天夏剛剛走完,正在尋思新工程呢,領航者就找上門來了,說要搞“科幻計劃”。
開始專家和高層還不知道這個計劃是啥意思,但是看完天庭空間站的方案就明白了,那可不就是科幻電影里的東西嗎?
現在相關計劃在發布會現場一公布,現場那些記者的反應可比當時航天局的人大多了。
更激烈的浪潮是在網上,看發布會直播的網友才叫反應巨大。
網友嘛,自然是各行各業的人都有,看過科幻電影的肯定不少,所以當天庭空間站的模擬圖一出來,他們就品出了它的“科幻含量”。
好家伙,兩大一小三個旋轉模擬重力艙、軌道制造中心、軌道修理廠和燃料補給站,這幾種模塊無一不是近未來科幻作品的“常客”。
尤其是它的數據? 一個賽一個的刺激著眾人的神經。
長300多米!
寬近200米!
質量約2500噸!
內部空間更是接近10000立方米!
尤其是當它旁邊放著天宮空間站、國際空間站和充氣空間站? 以及一艘超級航母的等比例模型時,人們更能清晰的感覺出它的巨大!
“我的老天爺啊!”
“哦? 我的上帝啊!”
“啊? 額滴神!”
“我的主啊!”
“鬼鬼,我的、我的……機械之神啊!”
一時間人們紛紛驚嘆? 簡直都找不出什么形容詞了。
不過唐超沒等他們感嘆和討論完,他直接開始了自己的解說。
“大家可以看到? 天庭空間站雖然很大? 并且零部件也很多,但它的中心大軸非常明顯,在大軸的不同部分,我大致把它分成了三大部分。”
“前邊結構比較簡單的是科研區? 中間那么多艙室和兩個大模擬重力艙是商業區? 后邊獨立空間很大的部分是工業區。”
“三個大部分都有不少獨立的飛船停泊口,其中商業區的航天設備停泊口最多,達到了10個,而且是大船小船都能停。”
“當然,也別太大? 超過空間站的300米超大飛船肯定沒法停靠,我說的‘船’是地球上目前和近未來可能出現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