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笙一眼也不愿意搭理他。收拾完就走了。倒是在王大人昏昏沉沉的這幾日,錦衣衛鎮撫使衛大人日日的前來看望。
柳笙跟張勉仍是沒有開口說一句是因為東廠都督來又灌了一壇王大人天子笑,所以王大人才這樣趴了好幾日。
所以讓衛大人自己以為,就是他那一壇果子酒讓王錚醉成了如今這個樣子。
連連地嘆聲,“你們家王大人,這酒量也著實令人驚訝。以后看來真的是一口也不能喝了。這兩個人喝這些還得醉上三天。簡直了,滿大明朝上下的官員估計沒有一個人能趕得上王大人的”。
王大人在徹底清醒以后,第四天。認認真真地請了衛大人吃飯,親自下廚烙餅,甚至都沒有用柳笙。
飯桌之上閑扯著,朝堂里最近的動向。其實也沒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就是總覺得老對不住人家,從頭到尾為衛大人都沒有怪罪過王大人一句。
只有大生在旁邊看得嚴嚴緊緊,就怕王大人越雷池一步。所以說,請衛大人吃飯,還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看每天大生這樣的緊張著實的好笑。
就是如此平凡的日子里,有點兒樂子,也還不容易。
王錚夾著菜就往衛風的碗里送,半路就能被大生端著碗截過去,“多謝王大人了,我自己吃就行”。
一桌子上來來回回七八次,王錚自己憋的都內傷。其實大家也都早就看明白了,只不過是王大人逗著大生玩兒而已。
可是大生不這樣認為呀,總覺得王大人是想朝著他們家少爺下手,這跟的是心驚膽戰,偏偏少爺就是認為他在胡說八道,每天都要往這兒跑怎么攔,都攔不住,又不敢回去跟老爺太太交代。只能每天苦口婆心
“少爺,少爺,您顧顧自己的清明吧。少爺,少爺,大生求你了。衛家傳宗接代,全靠你了。少爺,少爺你理智一點兒吧,王大人只可遠觀不可近處啊。”
誠然,現在的大生對王錚的印象毀譽參半。所以他們在遠方豎著大拇指怎么樣的稱贊都可以,但是交朋友這件事情就不必了。
王大人身邊本來就沒有什么朋友。東廠的督主還是他的死對頭。如今升了禮部尚書。禮部都是一群嘴皮子不饒人的人。在王錚的帶領下。比一些言官還要厲害。咱們還是獨善其身的好,說不定哪一天要是被王大人拖下水怎么辦,誰也保不準,王大人,這上上下下到底能竄個什么時候。
盡管是大明朝最年輕的尚書大人。可是也說不定是大明朝~
之后的話大生自己也不敢想,總覺得有點兒詛咒別人不太好。
但是吧,還是希望他們家少爺能夠堅持克制住自己。
可是他們家少爺卻一句也聽不進去,一門心思的要往這里跑。
不知情的老爺夫人甚至還鼓勵他們家少爺,同王大人多多走動走動。
前些日子在家里不小心聽到老爺說漏了嘴,他找了黑衣人去望仙樓里面霍霍了一番。
衛大人,驚訝的要命。后來衛大人親自的詢問。幸好他們家的人只是去看了一眼并沒有動手,因為當時望仙樓已經被砸的不成樣子了。據說是榮親王府干的。
衛風在得知以后十分的驚訝,榮親王此人,膽小怕事的很。怎么就跟望仙樓做起對來了。
后來榮親王的事跡在錦衣衛里面不停的流傳,衛風也曾耳聞一二。又好笑又悲傷。覺得榮親王真是不容易。
甚至這件事情都傳到了陛下的耳朵里面。當然是靳望親自的講給陛下聽,的陛下的藥丸兒一個沒搓圓咕嚕的滾了滿地。
他跟榮親王,也算是表兄弟的關系了。榮親王的荒唐,陛下其實很滿意。
又聽到了這樣令人震驚的事實。于是越發覺得榮親王能入了他的眼。甚至囑咐著靳望讓他記得去提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