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燁安排人將太史慈的母親送往遼東的時候,遼東的官府也開始向治下張貼告示,告訴整個遼東。
幽州牧馮燁大人,要征辟東萊太史慈為手下大將,已經將太史慈將軍的母親,請到了幽州,還請太史慈將軍,去府衙與母親相見。
太史慈不管有多么的不想在遼東出仕,他也不能不去見他的母親。在大漢,不孝這個帽子實在是太大了。
在這個時代,孝順的人,就可以當官。不孝的人,那真叫人憎狗嫌,從此永無出頭之日。哪怕本事再高也沒有用。
馮燁派人這么大張旗鼓的尋找太史慈,除非他不在遼東,否則如果他不出來的話,那可就是不孝了,一旦帶上了這個帽子。
就算太史慈再想要投降其他諸侯,也沒人會愿意要他。一個連自己母親都可以放棄的人,難道還能指望他能夠對誰忠心嗎?
馮燁的這一招,可謂是直接打到了太史慈的要害上。原本太史慈不想出仕幽州,還真就因為馮燁是個反賊,在太史慈看來沒有前途。
雖然遼東這邊,被馮燁治理的富足而安詳,又剿滅了常年入寇遼東的烏桓和鮮卑。可見遼東馮燁的能耐。
但是太史慈始終覺得,遼東這里畢竟只是一隅之地,等到大漢朝廷認真起來,遼東這邊被剿滅,那都是必然的。他當然也不愿意上一艘快沉的船。
但是讓太史慈沒想到的是,馮燁居然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就割據了整個幽州,大漢朝廷那邊反倒是出了事情。
董卓亂政,廢立皇帝。引得天下各路諸侯起兵討伐。這一下天下算是徹底的大亂了,馮燁自封幽州牧這件事情,在別的地方自然會有人談論,但是在遼東這個地方,卻沒人敢提馮燁自封的這件事情。
太史慈當然也就不知道馮燁這幽州牧的官職是自封的。他還以為馮燁是想朝廷請降后,朝廷賜封的。
所以這個時候,他對馮燁已經沒有最開始那么抵觸了。
而這幾年一直生活在遼東的太史慈,也十分的清楚,幽州這邊的戰爭潛力有多么強大。這個時候,太史慈對幽州這邊的前途,就已經很看好了。
只是這個時候,再去投奔馮燁,太史慈就有些拉不下來面子了。如果馮燁剛剛起事的時候,他站出來追隨,那必然是功勛元老。
可是現在馮燁已經成為幽州牧了,他太史慈再上去毛遂自薦,人家還能夠看重他嗎?這才是太史慈最糾結的問題。
但是讓太史慈沒想到的是,馮燁這位幽州牧,居然親自去東萊,將他的母親給請了過來,由此可見馮燁這位幽州牧,對他的看重。
這哪還有什么好糾結的?當即太史慈就去了遼東官府。
馮燁這邊送走了太史慈的母親,就帶著人奔向泰山。只有管亥有些心塞,當初說好了,是沖著我管亥來的,收服武安國是順手,招募太史慈也是順手。
“現在要去招募泰山賊臧霸了……嗯,應該也是順手!我才是主公最重視的將領。”管亥安慰自己想到。
泰山賊臧霸,現在名義上徐州陶謙手下的騎都尉,但是實際上,已經是一方獨立的諸侯了。陶謙根本就管不了他。
“主公,這臧霸可不簡單,麾下有數萬的士卒,稱霸泰山一帶,又有徐州牧陶謙供養,不缺錢糧,只怕他不會愿意投降主公的。”武安國說道。
馮燁這趟過來青州,收了三員大將,武安國,太史慈,管亥,再加上華雄與趙云,都能湊出個五虎上將了,又收服了百萬青州黃巾軍。這次青州之行,可謂是功德圓滿。收獲已經很豐富了。
人心卻總是有些不甘,就如同此刻的馮燁,收獲已經超出預期了,但是卻也還想要獲得更多。總覺得沒能收服臧霸這員大將,這次青州之行,就算不得圓滿。
與此同時,臧霸軍這邊也在研究,馮燁帶領一萬幽州突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