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背后繪色繪色地對路遠講當初三兄弟結拜的場景。聽得路遠又羨慕又驚喜。
再翻小山去車騎灣練武那荒丘,現場表演前空翻,后空翻和鯉魚跳。害得路遠也要看一峰樣,脫衣服要試試。
一峰哪會給他這機會?忙著和老四一塊指點燒叫花雞的地方給他看。惹得路遠呆在燒烤過的地方不肯走。
一峰又帶著路遠,后面跟著一直插不進嘴的老四,在漫山遍野的桃林中穿梭。
一路滔滔不絕地給路遠講解車騎山的來龍去脈。
這一年多來,李一峰對自己老家的歷史,越來越喜歡探究,見到年紀大的人,最愛問喜歡聽的,就是車騎將軍和謝家的故事。
可惜一峰所有討詢的長輩,無不對一峰的奇出古怪的問題一問三不知,這讓一峰非常郁悶。
面對路遠,一峰所掌握的內容,倒是完全可以讓他驚嘆!
一峰告訴路遠,如果開春三月來,那桃花盛開的時光,聞聞桃花的絲絲清香,和嘗嘗桃花帶雨的微甜,那是一種什么樣的享受。
惹得路遠恨不得馬上就三月。
依路遠心思,中午最好吃野餐。
一峰笑著告訴他,天太冷,不要說可吃的東西少,就是多,天冷,野外弄的不好吃了。
路遠笑問哪里冷啊?
一峰答應路遠,除冬天外,其它任何季節來,一定帶路遠吃野餐,路遠這才作罷。
中飯后,和壽叫不偷不搶不賭,和一原一山一谷兩組三兄弟,抬著兩領門轎,帶上棉被,早早地去白沙渡口等。
門轎其實不能稱為轎,它更象是竹榻,只是四只腳,由本身的四十公分高,延長到一米三高的樣子,然后把竹榻四腳朝天,人躺在中間,用棉被對折,下墊上蓋;用一根茶杯粗細的毛竹,穿過竹榻前后兩腳中間,兩邊一抬,就是轎了。
一峰小時候就知道,用門轎去抬客人,那是很隆重的待遇。當然,客人肯定是很尊貴的。
老太太這天,上身穿著自己新做的淺籃色斜襟衣,包裹著里面厚厚的棉祆;下身黑色裙擺褲,內穿棉褲;腳著白底黑幫燈芯絨,尖頭手工棉鞋,尖尖的看著太過小巧;一頭銀發,精神抖擻。
她中飯后就要到書閣樓邊路廊上去等候,和壽和道平見路廊口寒風列列,堅決地吩咐笑梅,路遠,小峰,老四,讓老太太坐在厚厚的墊著毛毯的竹椅子上,一個大姑娘,三個青少年,兩邊一雙架起椅子,直接抬上祠堂廂房內。
廂房內,早有小英和翠花,從家里拿去的炭火盆,把廂房烘得暖暖的。
小英把老太太冬天不離身的,小巧玲瓏的銅火銃,遞給老太太暖手。
李道平昨天下午到后,即與兄弟商量連夜請戲班子來唱戲。
此刻戲班子人員,正在把道具箱子,陸續從外面搬進。
一群小屁孩跟進跟出,在幫忙拿東西。
比起他們,一峰等已是大小孩,相對安靜了許多。
戲臺上下,接電的,裝喇叭的,搭后臺的,所有人都忙忙碌碌。
黃營長和李布鋼是老同事了,而李一江又是布鋼的堂侄,所以黃營長一口一個小李,指示一江要安排停當。
布法是老書記,又和布鋼是堂兄弟,與和壽更是快要做親家的鐵桿哥們,所以廂房內外,指揮擺桌子放椅子,并吩咐一江把二樓的廂房整干凈;忙得不亦樂乎。
而和壽,道平早已與布鋼黃營長等,遞煙喝茶,在廂房一角的一張八仙桌邊坐著,談天說地,看布法忙著張羅。
這邊忙碌著,那邊一原帶著眾兄弟,等在白沙渡口。
沒等多久,一原早望見對岸三界大埠頭,來了一群人,遠遠的望見其中一個,即是爹的婊外娚,自己的兩代老婊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