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峰自從兩位結拜哥哥來過后,心情十分舒暢,干活勁頭更足。
他記著老總說過的話,說三個月下車間實際操作熟練后,就會讓他去供銷科跑供銷。
現在已經超過三個月了。
前幾日向四哥一谷提起過,一谷說年底快到,一個月不到就過年,去供銷科肯定要春節上班后了。
一峰心想也有道理,一個月日子,天天加班加點的,很快會過去。
就安心地繼續在車間串媒氣灶。
一峰年紀輕手腳快,加上會動腦子,計件的活遠遠比一般的同事多,計件工資幾乎是最差的一倍。
為此,老總兩個月內已下調了兩次工價。
一峰知道,老總成天拿他做榜樣,要員工們向他看齊,鼓勵大家伙多勞多得。
但一峰很快就清楚,老總心里有桿枰。
多勞多得是在特定的時間段內行得通。等到計件工資,遠遠超過老總心中的價位時,計件單價又要往下降。
老總鼓勵大家想盡辦法提高產量,卻永遠不可能把工價定死。
這樣一來,一峰的多勞,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害了大伙。
大家伙雖說對一峰的為人十分贊同,可兩次的降低計件工價,都是因他的緣故。
因而大伙對一峰不免有些意見。
有幾個心直口快的,更是直接了當的指責一峰,說他要出風頭,想討好老總。
反正要不了多久就要去供銷科的,留下這么低的工價,算是拍領導馬屁,送個進身禮,落個能干的好名聲。
大家伙七嘴八舌的,說得一峰很是不爽。
他把老板提高產量是目的,適當平穩地上浮員工工資是手腕。
若大伙兒能一條心的,把產量往下拉,那工價自然會上去等等的道理分析給工友們聽。
工友們認可的,反對的都有。于是有不出聲的,也有怨氣連天的。
這些情況自然有人反映到了老總處。
這企業名義上是鄉鎮企業,實際上是私人差不多。
因而老板和老板娘,對一峰有了自己的看法。對這個聰明能干的小伙子,如何安排,已有他們自己的打算。
但表面上一如既往的,天天表楊一峰,為一峰鼓勁。
供銷科五‘個人,供銷科長是鄉鎮企業廠長,也就是老板自兼。副科長就是一峰高中同班同學,甚至有一學期同桌過的趙子安。
這個趙子安,其實說穿了是供銷科長。
他為人非常忠厚老實,言辭木納,工作時一點一劃,認真得有些過份。
他和一峰是同學,因此與一峰關系特別好,也非常佩服一峰。
對一峰馬上要從生產車間直接調到供銷科,一直十分期盼和開心。
一峰下班后,趙子安不出差時,就常和趙子安在一起,因為是同學,關系就更進一層。
兩人經常一塊吃飯,趙子安常常與一峰探討市場營銷。
一峰知道,煤氣灶其實根本不用去銷,只有來不及生產。
供銷科要做的事情,主要是原材料采購及時和送貨及時。
還有就是讓全國各地的經銷商,知道有自己這家專門生產煤氣灶的廠家。
換句話說,供銷員只須多往富裕的地區跑,廣發名片提高知名度。
兩個人在一起聊天時,一峰往往大談對企業從生產,管理,到銷售的看法,對類似于工價,福利等有一整套自己的想法。
并對供銷科和運輸科之間,存在的運輸前后,快慢,多少,公車私用等等矛盾,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辦法。
經常是李一峰侃侃而談,趙子安仔細聆聽。有時候甚至拿筆記本來記,對一峰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