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爹雖說如今功成名就了,但是在這些世家大族的眼中依舊是一個泥腿子出身。
再加上東漢已經發展“成熟”的鄙視鏈,看不起劉老爹出身,從而直接無腦走向對立面的大有人在。
可你不可否認的是,如今東漢的局面,世家大族是一個成熟的“集團”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尤其是如今的教育體系菜如雞,這就使得絕大多數的人才出自世家子弟或者士族子弟。
劉曉想要接觸世家大族以及他們的子弟,不可能指望著這些人“慧眼識英雄”,主動的投懷送抱。
更應該是劉曉本人打入對方的圈子里去,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和人脈的同時,把路給走寬些。
他劉曉又不是真的想在襄陽當質子,如果僅僅是種田穩步發展的話,那他不如想個計劃脫身去荊南了!
所以在荀諶這個天下名士提出來愿意收弟子的時候,甭管什么原因,劉曉直接同意了。
即便是真有什么陰謀論,那劉曉也有嘗試著把好處全吞了之后,再把壞處給吐出去!
諸葛亮見劉曉陷入了沉思,便也正色道:“不可否認的是,荀公的出現有一定的偶然性,可能確實只是他看你和眼緣。”
“但是,以我之見,荀公這種天下名士做事情,不可能不把所有該考慮的東西給考慮進去。”
“如今整個荀氏都是支持曹賊的,荀文若、荀公達更是被曹賊引為心腹。
所以荀公不可能不知道收阿曉你做弟子代表了什么!”
張苞被諸葛亮分析的有些慌了神,不禁問道:“那如何是好?”
劉曉做了一個稍安勿躁的手勢,緩緩道:“談不上好與壞,機遇與危機并存罷了。
不管荀公是怎么想的,又是打了什么樣的目的,這都是我劉曉目前所能夠接觸到的最頂層的世族大佬了!”
諸葛亮就猜到劉曉心里面早就把其中的關系給看透徹了。
其實就像是劉曉所說的那樣,如今拜在了荀諶的門下,壞處是什么暫時還不知道,但是好處卻是顯而易見的!
第一,荀諶是天下名士,其內政謀略水平雖然在歷史上記載的不多,但是憑借他能夠和荀彧等人齊名,那想來也是不差多少的。
更不用說盛名之下無虛士,從他勸說韓馥和在早期對于袁紹在河北布局來看,荀諶不是一個簡單的人。
第二,荀諶背后龐大的關系網、人脈圈,運用起來可以讓很多事情事半功倍。
二十一世紀有一個很恰當的詞語,說的高大上點叫做資源整合,說的直接點叫做利益PY。
而在東漢這個事情,社會上許多資源是掌握在世家豪強們的手中的。
如果他們愿意配合甚至是支持,那無論是在民用經濟上還是軍用戰略上都絕對是大大的助力。
第三,哪怕荀諶真的實際上只是一個菜雞或者投機分子,那也沒關系啊。
劉曉肯定會把荀諶給養的白白胖胖的,掛起來當招牌。別的人一看,“哇草”荀公都把自己給押寶到劉老爹集團了,那我們還等什么?
至于第四、第五、第六等等,劉曉相信自己如果想下去肯定還能想出很多來。
諸葛亮和劉曉對視一眼,兩人都是聰明人,自然是知道對方在心里面已經想明白了。
尤其劉曉一開始表現的很慌張,在諸葛亮看來,這不過是下了一個重大的、卻不知道對錯的決定,特別想找一個人分享、商討一下的現象罷了。
就像你的兄弟問你他要不要和那女孩分手,其實他心里面已經知道該怎么做了。
不過關平、張苞等人肯定是不知道劉曉現在的想法的。這個時候諸葛亮倒是充當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把如今的情況一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