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羽數了一下,他們只有七十一個人,大部分都受了傷,而且非常疲倦,一松懈下來,幾乎癱坐在火堆旁邊。
所有人都被驚醒了,這會當然忙著幫新來的戰友包扎傷口,準備食物。
“我們沖散以后,被高句麗追了很遠,白天想回來看看,又被發現了,逃了一整天,最后趁天黑,才摔開。”劉進坐下來解釋道。
“我們也差不多,不過今天沒有被盯上,回去看了,右翊衛的人一個都沒有見到。”張叔也說了自己的經過。
“這么說我們被拋棄了。”劉進一臉苦澀的說道。
“差不多吧。”
“你們怎么打算的?”
“我們向北方去,匯合大軍!”張叔給他解釋自己一行人的決定。
“好,我們跟你走!”劉進贊同道。
“好啊,不過你現在還是吃點東西休息吧!”
“張叔,恐怕明天我們要早點走,免得高句麗人找過來,畢竟他們熟悉地形。”鄒羽勸說道。
“不錯,我們現在傷員太多,遇到包圍不容易脫身,明天一大早,就讓斥候先探路。”張叔立即同意道。
“小兄弟就是老劉鄒羽吧,你分析得很對,我們只有離開戰場百里之外,才安全。”劉進點點頭道。
“是的劉叔。”
“老劉你說我們離開百里就安全了。”張叔精神一震問道。
“你想什么呢,我說相對安全一些。”劉進白了他一眼說道。
“劉叔的意思是百里之外,沒有大股高句麗人,所以安全一些,因為高句麗士兵都在前線。”鄒羽幫著解釋道。
“哦!”
“睡吧,就這么定了!”
這一夜在無事,鄒羽又一次被推醒,實在是還沒有習慣天微亮就起床。
再次上路,隊伍多了幾十個人,考慮到安全和傷員,行軍并不快,只是沒有受傷的都作為斥候,在前方輪流探路,隊伍做主的還是張叔,同樣是都尉的劉進,很明確的表示他做副手,當然,還要加上鄒羽。
到休息的時候,鄒羽建議尋找草藥,重新為傷員清洗傷口,包扎。腿上受傷的就杵著長槍,當拐杖用,加上其他人扶著,到沒有問題。
現在的男人,尤其是青壯百姓,平時為農,戰時為兵,在家種地,打獵,木工,打鐵,啥都會一點,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是多面手,這才是真實的老百姓,只要一把刀,啥都能做出來。
鄒羽一路上也在不斷的思考,接下來的路,應該怎么走,回到中原當然是最好的選擇,只需要找個地方貓起來,等李世民上位以后,在出來混個小官。
他有自知自明,自己沒有文化,兵書也沒有看過,武功也不會,可謂是文不成武不就,科學發明,也不懂,難搞喔!
一天時間走了三十多里,不過因為基本走的小路,所以并沒有走很遠,好在安然度過,一天沒有被追殺,所有人心情安穩許多,也更有信心了。
一路上見到的野果,草藥,都被采集起來,在鄒羽的建議下,干糧被統一分配,考慮到糧食問題,夜晚在附近做了許多簡易的陷阱,一來萬一有戰斗,還能多點防御,二來是為了抓點獵物。
行軍途中,一般自己帶的最多就是當天的干糧,因為鄒羽他們打了兩波勝仗,所以繳獲了一些,不過就算如此,也堅持不了兩天,好在這里是高句麗的地盤,算是腹地,村莊應該還是有的,加上現在是四月,地里有糧食,即使沒有完全成熟,還是能搞來填腹。
所以第二天,斥候多了一個任務,擴大尋找范圍,同時隊伍也向大路靠攏,能走大路,盡量走大路。
這兩天鄒羽盡量套話,也終于確定了一些事情,首先是隋朝末年,沒有錯,這是三征高句麗第一次,也沒有錯,他們屬于右翊衛,自己是河北人,和張叔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