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可能!還要制作模具,讓它成型,最關鍵的是還要在最外面一層加入木材的粉末,這樣更加容易點燃。”鄒羽偷偷一樂,笑著道。
見她還是有些不信,鄒羽怒了,叫人立馬準備,按照他的命令,很快就把東西準備齊了,隨后他親自出手,把煤炭弄成粉末,加入黃泥,用水混合均勻,在最外面一層加入鋸末,隨后放到一邊晾曬,一連做了十多個,才停了下來。
等了一個時辰,把全手工做的煤炭拿了過來,鄒羽并沒有采用傳統的圓柱體,而是做的方形,因為方便而且現目前可沒有那么多鐵來做爐子,所以方形最好,放在哪里都沒有問題。
在眾人圍觀下,隨地撿的一點干材,就引燃了煤塊,隨后帶著一點藍色的火焰就慢慢燃燒起來,有些刺鼻的味道,冒了出來。
鄒羽問道這個味道,不但沒有一點反感,反而差點落下淚來,總于有一絲后世熟悉的東西了。
“羽哥你真厲害!”黑素梅偏著頭看了又看,佩服的說道。
“接下來就是看它能夠燃燒多久。”鄒羽收拾心情,盯著煤炭說道。
“不過這火焰有些小啊。”黑素梅眉頭微微一皺說道。
“這個就是這樣的,看著火不大,但是做飯效果一樣,而且還不用人看管,很方便的,只是要重新做一個灶臺。”鄒羽解釋道。
“哦!”
隨后幾人慢慢的等待,直到過了接近一個時辰,火焰才慢慢熄滅,沒有一點溫度。
“做一個剛好這么大的灶臺,熱量就不會浪費,燃燒還會持久一些,不用的時候,還能堵上風口,上面放一壺水,這樣一天到晚都能有熱水使用,最好就是把火炕接在這個上面,以后就不用單獨燒材火了。”鄒羽一一為她解釋,這完全就是一個跨時代的東西,尤其對于北方百姓來說,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