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有所不知,我們都小看了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勢力啊,前日本王得到消息,高句麗遼東郡丟了十一城,其中還有遼東城,玄菟這等大城。”真平王感嘆道。
“莫非就是扶余城所為?”
“正是,目前還未停手,已經兵鋒直指安市!”
“啊!”真平王一席話,在群臣中引起驚濤駭浪,高句麗啥時候變得如此不經打了。
“諸君,難道我們堂堂一國,還比不過僅有兩城的勢力嗎?”真平王豪氣的問道。
他說得也是,新羅才打下九城,而遼東那邊居然已經打了十一城,還是兩線作戰。
“臣定拿下漢城,獻與吾王!如若不成,甘受軍法!”金春秋上前一步,抱拳用力的保證道。
從情報上看來,顯然遼東戰況更加激烈,想當然的以為高句麗必然派重兵支援,如果是乙支文德領兵,恐怕他就不敢放此豪言,至于淵太祚,一個文臣,即使是高句麗最大世家之一,也沒有放在金春秋嚴重。
“盡力就好,切勿大意。”
“多謝大王關心,臣省得!”
這一次新羅上下很是具有信心,畢竟高句麗面臨的困境,所有人都清楚,內憂外患,又是被人兩面夾擊,雖然漢城兵力多了一點,但是相對兩國連手,還是差了許多,五千花郎,都是軍中挑選的好手,而且全是根正苗紅的良家子弟,所以真平王同樣寄予厚望,訓練了好幾年了,正是要借這個機會打出名堂,讓人不敢小覷新羅。
………………………
安市城,比多伐岳城地勢更好,位于半山之上,想要進攻,只能仰攻,而仰攻的難度就不用說有多大了,弓箭射程比不過,城頭丟塊石頭下來,都能滾動著撞死幾個人。
除了正門大路,其他的路別說行軍,就連單人通過都很麻煩,好幾米,十多米高的斷崖到處都是。高句麗在這里經營不少年,各種箭塔,小關卡密布整個大山,偷襲那就別想了,至于強攻,那就拿人命來填吧。
依山而建,應該說是圍山而建,雖然高低不一,但是也讓安市城變得沒有破綻。
不過鄒羽可不是一般人,他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強攻,帶人找了幾天,沒有發現破綻,本意只是圍困起來,把其他地方打下來,拖到冬日之后,慢慢回頭來收拾,那里知道可度者主動請令,讓他帶族人來清理安市外圍,只需要一支騎兵相助就行。
鄒羽這才想起,奚人可都是獵人,可是山地戰的好手,即便安市外樹木很少,但是也足夠拔出外圍的釘子,只要能持續給予壓力,讓安市守衛一心龜縮著就好。
叮囑可度者不要強行攻打,盡量避免傷亡,又留下蘇定方帶四千騎兵相助,鄒羽等人這才抽調人手,攻打其他地方。
橫山關!原本只是一個小關卡,但是李客師認為這里很重要,所以打了下來,鄒羽開始駐兵再此,隔絕了高句麗的一條通道,隨后并沒有如同高句麗人想的那樣去打建安等地,而是回頭把原來新城附近的五個縣城打了下來,貴端,難蘇,銀山差不多形成了一個圈子,外圍是大山,正好布置出防御圈。
這是前期定下的基調,日后就是要利用遼東,玄菟兩地,新建屬于自身的基地,至于扶余城那邊,雖然發展好幾年了,但是離中原實在太遠,對于鄒羽等人來說,猶如無根浮萍,心里總不踏實,更何況真要人才,也只有中原。
清洗之后,百姓并無太大抵觸心里,因為分地和待遇,他們屬于既得利者。除了開始一段時間,百姓還有些擔驚受怕,后來就隱隱約約開始支持起來,畢竟交稅給誰不是一樣,至少鄒羽他們制定要合理許多。
“我打算以這里建立實行軍屯,張叔以為如何?”站在原來新城的廢墟上,鄒羽看著遠處說道。
“不錯,這里三面環山,中間這么大的平地,不用太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