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軍也只有幾百重騎。重騎雖然沖擊力驚人,那也只是在沒有防備的時候,有了防備,就容易對付了。
而另外的人是想要去淵太祚那里,合兵一處,畢竟淵子游是淵太祚的父親,讓他親自報仇,顯然更合理一些。
一時爭論不下,不過有一點到是達成共識,那就是收攏潰兵,整頓士氣,然后再決定去留。
鄒羽趕到南蘇,高句麗大營附近,天色已經不早,于是干脆在三十里外停了下來,讓所有人進食修整,這次他決定夜襲,
根據高句麗的大營推斷,人數應該在三萬多四萬左右,不過這種出征,民夫應該不少,真正的士卒要少得多。
獅子搏兔,以用全力,鄒羽可不想大意失荊州,因此決定雙管齊下,等到三更時候,人銜枚馬裹蹄,來到高句麗大營外,兩千戰馬,捆上干草在馬尾巴上,隨后點燃,驅動著戰馬沖擊大營。
“轟轟轟!”
“嘶嘶嘶!”
戰馬受到驚嚇,拼命前沖,沖垮高句麗設立的圍欄,拒馬,踏入大營,四處奔跑,撞翻火把,拉塌帳篷,一時之間,高句麗營地大亂。
不但如此,鄒羽在驚馬沖進大營的時候,已經揮兵殺了進去,兩千騎兵,先是兩隊,進去后立即分成十隊,二十隊,四下散開,斬殺慌亂的高句麗人。
“殺!”鄒羽一棍挑起地上鹿角,咂向前方帳篷。
“殺!”士卒們跟著大喊,興奮的追殺著高句麗人。
說來也怪高句麗人倒霉,這里雖然人多,不過大部分都是潰兵和民夫,被突然夜襲,早已驚慌失措,又聽到四下喊殺聲不斷,火光沖天,一時間不知道來了多少敵人,頓時炸營了。
炸營又叫營嘯,是領兵打仗最忌諱的一件事情,所以一到入夜,營地是不允許大聲喧嘩,來回走動,一但違抗命令,就是被殺頭,尤其是深夜大聲呼叫者,任何人可當場擊殺而無罪。
炸營這也和夜盲癥有很大關系,人在熟睡中被突然驚醒,四周又一片漆黑,聽到四周的喊殺聲,第一反應肯定是拿起武器自保,這難免就要揮動武器,當然就會傷害到身邊的人,被攻擊到的人肯定會反擊,慘叫,或則尖叫著逃跑。
這就像瘟疫,迅速的傳染開,尤其是后面沒有被攻擊到的地方,比起前方更加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