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知道外面的討論,來到書房,鄒羽請房玄齡坐下問道“玄齡你怎么看?”
“屬下以為這是好事,裴世清是聞喜裴家的人,他帶來的人如果屬下沒有猜錯,應該都是世家子弟,他們是來投資的,這是世家一貫作風,多方面投資,他們從來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代表有部分世家或則人看好大將軍。”房玄齡說道。
“那這些人用還是不用?”鄒羽眉頭一皺道,他從內心來說,很反感這些所謂的世家大族,從淵太祚,仲子衿等人身上就能看出來,都是一些自私自利之人,也是一些最喜歡愚弄百姓,控制地方的人,許多時候都是國家的毒瘤。
“用,怎么不用,送上門的勞力,不用太浪費了,雖然說世家子弟多有不肖之徒,不過大部分才能還是不錯,只是大將軍掌握軍權,也不用擔心會出意外。
等我們進兵中原,必然會有不少世家安排人手前來偷偷加入我們,既然如此不如放在明處。”房玄齡微笑著勸說道。
“不錯,可以用來治理一些不重要的地方,如果沒才能,踢出去就是,這事玄齡你處理就好。”鄒羽點點頭贊同道。他知道無法完全避免世家,只能盡力避免,而且可以多使用旁系,這就和推恩令有些相似,同樣的蛋糕,由更多的人去分,總能分化瓦解一些。
“屬下明白。”
“圣旨這事?”
“屬下以為,這不過是皇帝病急亂投醫,想要一個人力挽狂瀾,而將軍不是大世家的人,又與世家沒有多大關系,所以皇帝想讓您鎮壓關隴世家。”
“關隴世家?”
“不錯,關隴世家至從西魏設置八柱國之后,關隴八大家族幾乎掌控了朝廷,他們入則為相,出則為將,相互聯姻,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利益團體,而且掌控了大量的土地和財富,和人力。
與五姓七望一樣地方只知道世家,不知道朝廷,皇帝開鑿運河,也是為了溝通南北,以江南世家牽制關隴世家;只是效果并不明顯,所以借著征討高句麗,征召了許多關隴世家的人手,這其中未必沒有削弱之意。”房玄齡解說道。
“原來還有諸多原因,可惜皇帝太心急了。”
“是的,皇帝太心急了,想要完全打壓世家,自然激起了所有人反抗之心,對他陽奉陰違,所以皇帝感覺無法掌控朝廷,這才南下江都,只是這樣一來,恐怕再也沒有機會回北方了。如果屬下沒有猜錯,來的人不是北方跟著去了江都的世家子弟,就是江南世家的人。
因為江南世家想要重新崛起,超越五姓七望,把實力觸角伸進北方,就必須要重新找一個靠山。”房玄齡繼續說道。
“裴世清就是前者?”
“不錯,裴家以聞喜縣公裴世矩為首,裴世清,裴寂,裴仁基等人為枝干,具屬下所知,裴寂交好唐國公李淵;裴仁基在軍中為將,裴世矩跟隨皇帝到了江都,這次裴世清前來投靠大將軍,這代表聞喜縣公同樣看重大將軍。”
“呵呵,看重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支持力度有多大,沒有付出就想得到可沒有那種好事。”鄒羽笑著道。
“聞喜縣公應該在皇帝那里說了不少好話,而且有裴世清在,大將軍東進也會少不少麻煩。”
“那好,我們就去看看到底來了那些人吧。”
“大將軍請!”
“呵呵!”
兩人心情不錯的回到大廳。
“裴先生不為在下介紹一下諸位俊杰嗎!”招呼眾人坐下,鄒羽微笑著問道。
在路上房玄齡已經介紹過裴世清,說來這人也不簡單,大業三年擔任鴻臚卿掌客,曾經帶領十三人出使倭島,這是又記載的第一次中原官員正式出使倭島。
不過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件事情,具裴世清等人回來以后所言,出使倭島的時候,他們受到熱情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