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以赴,最好不給自己留退路。
“后續人手何時到來?”鄒羽問道。
“張仲堅將軍與軍師帶領三萬步卒,正在快速趕來,最多兩天后就到。”溫大臨回答道。
“太原城中世家實力如何?”
“太原地處邊關,因此世家實力并不強大,整個太原地界,至從唐國公來了以后,太原是李氏為大,祁縣以屬下家里和祁縣王氏頗有家產;晉陽王氏才是當今王氏最大的家族。”溫大臨介紹道。
“溫司馬去安排吧,明日召集所有富商,世家,來李府見我。”鄒羽想了一下說道。
“屬下遵命!”
…………
………
潼關,北臨黃河,南踞山腰,因“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建于東漢,是關中之屏障。潼關的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岳。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排中原十大名關第二。
現在李淵就被阻擋在光祿大夫,衛大將軍屈突通,阻擋在這附近。
“這該如何是好?”李淵面帶惶恐的問道,一邊是李元吉癱坐在地上。
李建成讓人把李元吉扶下去休息,轉身拱手說道:“父親,如今我們已經別無退路,只有盡快攻破潼關,以潼關之險而拒追兵,只要站穩關中,就可安然無恙。”
“最怕潼關沒有拿下,追兵就到了,這又怎么辦?”李淵眉頭緊皺道。
“追兵前來,定然是以騎兵為主,突厥人送來三千戰馬,五百騎兵,再挑選兩千人,組成五千五百騎兵,孩兒愿意前去阻擋。”李世民自信的說道。
“不妥,不妥,鄒長鳳能從遼東打到幽州,現在又無視劉武周,竇建德,殺入并州,可見膽量,謀略都是過人一等,其手下士卒,征戰多年,定然沒有弱小的道理。”李淵連忙反對道,他可不想李世民也折進去,現在手下也就李世民統兵,能讓他放心。
“那就讓人帶領騎兵,趕到晉陽,這樣后續追兵就不敢放心前來,來的也是騎兵,父親帶人繞道梁山,度過黃河,直殺關中,而孩兒在此攻打潼關。”李世民再次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