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東的時候,鄒羽其實就是按照這個思路在進行,只不過遼東物產多樣性肯定沒有中原多,而且氣候影響也非常大。
無農不穩,無商不富!這個道理鄒羽還是知道,只是這個時代物資非常的匱乏,想要加強商業,首先就是工業,機械工業還早得很,但是不影響利用自然力量。
鄒羽知道,最好,最方便的當然就是水力,而水車運用,已經用了許多年,只是一直因為民力和推廣原因,沒有受到重視,沒有讓更多的人受益。
現在鄒羽手中掌握著匠作監不少人才,不利用起來,那就是太對不起自己了。
留下薛萬述做太原城守,升溫大臨做了太原郡守,范陽縣令盧叔本做了太原令,至于溫大有,溫無隱,升起來分別擔任平州令,營州令。
太原和雁門郡處理好之后,這才帶著所有人回到晉陽。相對于其他地方,最先平亂的并州,人氣自然是最旺盛,也是最穩定的地方。
一路之上,遠處田野之中,不時有百姓正在地里干活,應該是趁著秋天把地翻一下,好讓冬季的冰雪,凍死土里的蟲子。見到大隊人馬經過,也沒人慌張躲避,當然,也沒有人湊近來看,只是在遠處? 三兩個人圍在一起? 隱約見到指指點點的討論著什么,想來也是? 我大華夏百姓? 上到日月星辰,下到國際大事? 那一樣不能坐下來侃半天,何況秋收已經過了? 正是不忙碌的時候。
晉陽!
這一個多月時間? 說來并不長,但是晉陽的人都過得提心吊膽,畢竟整個晉陽,只有幾千新招募的士卒? 一但突厥人襲來? 恐怕一個沖鋒都抵擋不住。
每當有戰報傳來,都讓所有人整顆心都懸起來,好在都是好消息,最先就是傳來太原大捷,劉武周連同回紇人戰敗而逃? 李元霸一人殺了數十員將領,獨退五六萬人馬。
這個消息讓晉陽上上下下? 無論是小朝堂,還是百姓? 都引起一片嘩然。
接過第二天鄒羽的詳細戰報送到,注明劉武周手下第一心腹? 宋金剛? 以及回紇的族長? 始畢可汗的弟弟,戰死太原的時候,所有人都喜笑顏開,頗有揚眉吐氣的感覺。
主要是從楊廣雁門關被圍之后,這兩三年,突厥年年宼關,造成了百姓心里巨大的怨恨。
在這之后,晉陽的人心里稍安,又過了不久,收復雁門關,收復馬邑,劉武周投降的好消息,一個接一個。
等到薛延陀戰敗投降,的消息傳到,這下全都松了一口氣,畢竟幾十萬突厥大軍,帶來的壓力太大了,在他們看來,現在就只有幽州始畢可汗的主力了,以現在表現出來的能力,沒人會懷疑守不住幽州,就只需要等到冬天突厥人退兵就是,至于說道的遼東同樣有敵人,不好意思,遼東在哪里?不管我們的事情。
至于后來的幽州大捷,消滅突厥二十萬(特意夸大,以揚名聲),始畢可汗狼狽而逃,長城內全部收復,這個消息簡直就是引起了地震,同樣是幾十萬大軍,同樣是始畢可汗,楊廣被打得抱頭鼠竄,鄒羽殺得始畢可汗狼狽而逃,這個世界倒地腫么啦?
據說戰后漁陽城外大地被鮮血染紅,殺死的突厥人尸體搬了三天,才全部埋下去;殺死的戰馬讓所有人敞開吃了大半個月。
“在我們走的時候,還沒有吃完!”一個戰后不愿意繼續作戰,回到老家的乞活軍,咂吧著嘴說著,似乎還在回味敞開吃馬肉的味道。
“李老四,你不是吹牛的吧!”旁邊一個人問道。
“放屁!耶耶會吹牛!你不去打聽一下,這事回來的人,有誰不知道的,就那天耶耶親手砍了兩個突厥人!”叫李老四的人,急紅眼拍著胸